民国时期山西村政研究——以阳曲县为例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yg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阎锡山于1917 年到1937 年在山西推行的村本政治,是民国时期国家政权自上而下对乡村社会进行治理与建设的典型之一。阳曲县作为当时山西省会,是山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且是村政建设的第一批试点县之一。以山西村本政治为研究对象,选取阳曲县为个案,通过对村政在阳曲县推行过程与结果的分析,考察了村政推行对山西农村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将村政建设中政治方面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来阐述。首先,是以国家权力在乡村社会的下沉为视角,对阳曲县清查户口、区村编制、村公所与村民会议的建立、村长的职责与选任等进行阐述与分析,再现了二十世纪初山西军阀政权对乡村社会行政控制加强的过程。其次,从社会秩序调整的角度来看,在省当局的主导下,新建立的乡村政权通过整理村范、制定村禁约、建立村民团体和提倡“村公道”与“村仁化”对乡村社会秩序进行了整顿与调节,以期达到阎锡山所希望的“村村无讼”的目标。 对村政中发展乡村经济内容的论述,主要是通过把山西省当局颁行的相关法规条文与阳曲农村发展乡村水利、植棉、种树、畜牧等经济事业的有关举措及执行情况相结合,分析了这些举措对发展农家经济的促进作用与实际成效。 村政的内容还包括发展乡村教育与改良社会陋俗。就阳曲县发展乡村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来说,村政推行中乡村小学校举办了不少,但由于经费、师资等匮乏,效果并不理想。就禁烟与禁缠足来讲,山西当局特别是阎锡山进行了大力推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外部环境与村民认识的局限,并未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阳曲村政建设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以下特点:运用国家政权,广泛调动乡村社会力量,并注重道德教化来推进村政建设的顺利进行。阳曲村政建设建立了现代化的乡村行政组织,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乡村教育的进步,改良了社会生活陋俗;但其指导方针、实施过程及组织实施者本身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山西村政对乡村社会的影响主要是国家政权向乡村社会的进一步渗透,强化了军阀统治基础,却没有改变乡村社会的生产方式。
其他文献
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商业市场的规模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均较前代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宏观上体现在农业、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生产、长途贩运规模的扩大、市场网络的形成
移民侵略是资本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扩张的重要手段,也是殖民国家统治和掠夺殖民地的主要形式,日本在对外扩张中同样推行了移民侵略政策。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极力推行“脱亚入欧”政
新乡地处中原腹地河南省的北部,文化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建国近60年来,新乡地区的旅游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1949年10月新中国建立至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三十年间,墨西哥创造年均6%的“经济增长奇迹”和难解的“政治稳定之谜”,但在这看似繁荣稳定的现象背后,却潜伏着严重的社会危机。1968年的“特拉特洛尔科”
本文从历史角度出发,选取东亚模式主体国家和地区之中具有代表性质的韩国、新加坡为个案,把东亚模式经济、政治、文化层面的具体特征与历史发展过程联系起来。试图说明:东亚模式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用途广泛的特殊商品,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石油供应是经济、社会前进不可或缺的一个经营环节。当前我国的石油需求出现历史性的高速增长势头,国产石
阿尔及利亚的民族主义具有宗教、文化和国家三种不同内涵,在实践中分别表现为伊斯兰民族主义、阿拉伯民族主义和国家民族主义,它们在历史中相互结合与冲突影响着阿尔及利亚的政
当前对乡村社会的研究,有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狭隘的学科本位观对社会历史的碎化,另一种是历史学科学化的追求导致人的历史主体性的丧失。前者以“占山为王”的方式将乡村史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