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水缔合水溶性聚丙烯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性能及界面行为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t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为研究对象,不但研究了该共聚物的合成和体相溶液增粘性能和机理,同时还着重考察了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界面行为及其与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探索了界面上存在的特殊聚集体对界面膜性质的影响,并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为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微观机理研究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具体内容和结果如下: 采用自由基胶束共聚合法,由丙烯酰胺分别和少量疏水单体(正辛基丙烯酸酯OA、2-乙基己基丙烯酸酯2-EHA、环己基乙基丙烯酸酯CHEA和苯乙基丙烯酸酯BEA)合成了四个不同疏水单体含量、不同序列结构的疏水缔合型嵌段丙烯酰胺-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测定了不同疏水基含量的聚合物的溶液性能,发现它们有较强的疏水缔合能力,容易发生分子间缔合,使溶液粘度大幅度上升。同时发现这些聚合物具有疏水增粘性和高效抗盐性;应用静态荧光光谱、UV、1HNMR、二维NOESY谱、SEM和TEM等方法研究了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发现随聚合物浓度增加,聚合物形成了网状结构超分子聚集体。 研究了共聚物P(AM/2-EHA)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和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的相互作用,发现共聚物和表面活性剂可以发生疏水缔合作用,形成混合胶束聚集体,引起溶液粘度骤增,在临界胶束浓度CMC附近达到最高峰,这种缔合增粘作用直接和聚合物结构以及表面活性剂的类型有关。 采用小幅低频振荡法和界面张力弛豫法重点研究了疏水缔合聚合物P(AM/2-EHA)在正辛烷-水界面上的扩张粘弹性质,考察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SDS、Tx-100和CTAB对其界面扩张性质的影响,以及界面扩张模量的弹性和粘性随扩张频率的变化规律。发现聚合物的疏水嵌段在界面和紧挨界面的亚层间存在快速的交换过程,而这种交换过程不可避免地导致聚合物链发生构象的变化;当聚合物体相浓度足够大时(接近其临界缔合浓度),界面上的疏水嵌段也会形成类似体相中的聚集体,此时聚合物界面吸附膜的性质主要由疏水嵌段与界面聚集体之间的快速交换过程控制;表面活性剂对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界面膜性质有较大影响,它与聚合物的疏水嵌段在界面上可能形成类似于混合胶束的聚集体,表面活性剂分子与界面聚集体间的交换比疏水嵌段与聚集体间的交换更快,能强烈改变界面膜的性质。
其他文献
磺酸酯的亲核取代反应是一个有趣的研究课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亲核试剂可以进攻硫,引起S-O断裂,亦可以进攻醇基碳,引起C-O断裂,或者两者同时发生。关于含氟磺酸酯的C-O和S-O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环境友好、低温启动速度快、燃料甲醇易输运且来源广泛、电池结构简单等优点,在便携式电源等方面有广阔应用前景,因而备受关注。
本文以石墨烯-纳米贵金属复合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为总体方向,以制备能够现场形成三维石墨烯网络结构的碳基-贵金属复合催化剂、进而充分提高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为目标
毛泽东强调着重从思想上建党 ,这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他这一思想既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 ,又反映了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中旧的思想道德必
糖聚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的发展使得设计、合成基于烯类含糖单体的各种拓扑结构的糖聚合物成为可能。本博士论文在详细
今年6月13日 ,是陈云同志诞辰95周年。为缅怀陈云同志的光辉业绩 ,学习他的思想作风 ,本刊特约请延安时期曾担任过陈云同志秘书的刘家栋撰写此文。 June 13 this year, is t
关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的国际共运论战,是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重大事件,对这一历史事件,只有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去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目前我国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本刊第2期《社会主义百年实践的粗略回顾与前瞻》,所涉及的这个问题只是一种看法。下面我们转载1999年《中流》第12期《吴冷西(十年论战)一书座谈会综述》一文,阐明的是另一种看法。通过对比,更能深化我们的认识,得出更加符合实际的结论。
光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PEC)生物分析是一种迅速发展的分析技术,因其成本低廉、检测快速等优点及其在生物分析领域的巨大潜力,该方法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兴趣,而且
近年来,随着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材料、形貌、器件、机理和表征等方面的发展,实验室报道的能量转换效率已经突破12%。为推动有机太阳能电池走向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其光伏性能。在
本论文较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的发展状况。特别注意到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催化体系的发展。对含氮含磷的配体和溴化亚铜组成的体系在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