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霸凌行为是指有意地对造成他人的伤害,这种伤害可能是身体的也可能心理的。霸凌者通常采取打、推、勒索财物等方式,也包括讲下流的故事或者社会排斥等方式对他人造成伤害。霸凌可由一个或者多个儿童卷入。本文以河南三市三所小学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研究霸凌行为存在的普遍性,分析发生校园霸凌现象的原因以及寻求减少霸凌行为的策略。本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概述。从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入手,仔细梳理了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了校园霸凌行为的产生机制的理论假设,简述了霸凌行为的界定、类型、角色。第二部分针对河南省三市三所小学调查研究霸凌行为存在的普遍性。调查情况简述如下:(1)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有28.3%的学生自我报告受到过霸凌,有10.6%的学生自我报告霸凌过他人,这与国内外有关校园霸凌行为的研究是一致的。(2)从男女比例上看,在小学校园中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卷入霸凌情境之中。(3)从霸凌行为上来看,辱骂和肢体暴力的霸凌行为比例较高,但是在不易察觉的关系排挤上也占了13%。(4)从霸凌发生的场所来看,最容易出现霸凌行为的场所是教室,操场紧随其后,在走廊和大厅也占了17%。这表明,在校园中,霸凌行为出现的地点相对分散,不利于教师的发现。(5)从家长与教师对于霸凌的态度来看,有近一半的家长和教师对于霸凌行为呈放任的态度,并不会对霸凌者进行批评。(6)从社会支持方面来看,大多数孩子更愿意向朋友倾诉遭受到了霸凌,有一半的学生不会去告诉家长或者老师。第三部分是通过干预来改善霸凌现象,分为个案干预和团体干预。在当今社会,儿童普遍缺少良好行为的模仿对象,所以本次团体干预主要运用适合团体辅导的班杜拉的模仿法进行干预。而在个案干预中则是选择心理辅导的方式。第四部分是结语,归纳总结本研究的成果与不足,对以后的研究提出展望。总之,整个论文从调查与干预两方面着手,针对小学校园霸凌行为提出了可行性策略和建议,以期达到减少霸凌行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