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19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竞争的资本主义的阶段,就发生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工商企业与银行业在资金、人力资源方面相互渗透,传统意义上的产融结合就已经在这个时期出现。(李扬、王国刚,《产融结合:发达国家历史和对我国的启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产品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现代企业面临各种巨大压力,纷纷通过各种方式途径进行资源的整合与配置,迫切希望从战略上胜过对手,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其中产融结合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本运作战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据资料显示,世界公司前500强中进行产融结合的企业占据总数的80%以上。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非金融上市公司实施了产融结合战略,以快速获取外部资源,扩张企业版图。产融结合似乎已经成为众多企业集团作强作大的发展轨迹之一。但在中国特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产融结合是否为各类非金融上市公司做强做大的必经之路?实施产融结合后,企业的经济绩效是否得到明显提升?产融结合的模式有多种,不同的模式有何优缺点?如何合理选择产融结合模式?国内非金融上市公司产融结合未来发展之路在何方?本文将站在企业集团的角度对以上问题进行一定深度的分析研究,探索国内非金融上市公司产融结合的发展规律,希望能通过这次产融结合课题的调研分析,为非金融上市公司的产融结合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参考。本文首先从产融结合的概念入手,将历年来国内外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对国内外产融结合概念的发展进行分析总结,提炼产融结合定义;其次,利用CSMAR系列研究数据库中2006年-2008年间国内非金融上市公司年报及财务数据,对该段时期部分实施产融结合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企业数量、行业类型、参股比例、绩效等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从定量的角度得出当前国内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第三,选取海尔集团以及德隆系产融结合的案例,以从定性的角度进行论述解读,探讨其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第四,通过以上分析,总结出国内非金融上市公司产融结合的发展趋势:实施产融结合的公司数量、结合程度不断增加,模式选择更为谨慎合理。最终,从公司未来战略发展的角度提出以下产融结合实施建议:周密规划、产业支撑、金融整合、长期战略、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