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式高强化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实现途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a6685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由活塞发动机没有曲轴,没有活塞侧向力,活塞运动规律与燃烧过程存在自适应关系,这些特点预示着这种发动机存在实现较高功率密度的潜力。本文将通过仿真手段,对这种潜力进行证实,并探寻火花点燃式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实现高强化、高效的途径。
  仿真建立了将缸内气体燃烧气体力与活塞受到的液压力耦合的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模型,能够摆脱过去只能由实验获得活塞运动规律的限制,使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仿真更加准确。建立模型后与实验对标,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对不同增压度和不同火花塞数量的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了活塞在液压和燃烧气体力的作用下运动的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当量比条件下发动机活塞的运动规律和缸内的燃烧过程、爆震规律和指示热效率特性。
  仿真结果表明,增压后活塞的运动速度明显加快,在上止点附近停留时间缩短,等容度下降,因而更适用于点火相位较为靠前的情况。采用多点点火后进一步加快了火焰的传播速度,燃烧重心提前,更靠近上止点,对发动机的等容度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指示热效率提高。自由活塞发动机的自适应性随着增压比的提高而减小,采用多点点火可以对增压后的自适应起到改善作用。自适应性的本质是燃烧重心随点火相位的提前而提前,燃烧重心CA50越靠近上止点,则燃烧产生的气体力对活塞换向的贡献越大,压缩比就越小,体现为自适应性较强。
  通过对不同初始压力下爆震极限压缩比的计算,得出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爆震特性与活塞运动规律有关的结论。提高增压比会使相同点火相位下的爆震强度增大,爆震极限压缩比随点火相位的变化范围随着增压比的提高而减小,在同一增压比条件下,多点点火爆震倾向增大,但在最佳点火相位下多点点火的爆震极限压缩比仍可以达到14。
  本文最终的研究成果:在增压比8条件下,通过7点点火,压缩比16,在无爆震的前提下,可以实现45%的指示热效率,与增压比1、单火花的对照组相比,做功量提高了7倍以上,且运行频率加快,而指示热效率没有下降。该结论为高功率密度自由活塞发动机的开发,指明了方向。
其他文献
风冷汽油机主要用于通机领域,因热负荷较大带来一系列可靠性问题,制约了其性能的发挥,但现有研究缺少成套工程解决方案来评估和分析其热负荷问题。  本文以排量为999cc的V型双缸风冷汽油机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工作状态进行了测试,主要包含倒拖及外特性、燃烧分析、零部件温度测试,结果显示该发动机热负荷较高,且拆机后发现缸套发生了拉缸。为解决该问题,根据实验结果依次建立了原型机的一维热力学、缸内燃烧CFD及
目前裂隙储层内的裂隙通道被当作薄膜处理,不考虑裂隙厚度,岩石基质和裂隙通道流体的传热模型采用基于岩石基质和裂隙流体温度瞬时相等的局部热平衡模型或者对流换热系数通常假设为常数,计算精度不高。本文针对该问题,对超临界CO2在裂隙通道的对流换热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不同参数对干热岩热开采能力的影响。  本文采用分形插值的数学方法构造了裂隙曲面通道,研究了超临界CO2在裂隙通道中对流换热特
学位
液滴蒸发在许多工程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喷雾干燥、燃油喷射、医疗、固体表面粒子沉积、快速冷却等。在固着液滴蒸发过程的研究中,对于传统的直接从液滴侧面观测内部流场的方法,由于弯曲表面处折射复杂,出射光线方向不一致,图像会有严重的畸变,不能准确反映液滴内部流场。本文结合摄像技术和PIV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固着液滴蒸发过程的流场可视化问题进行研究,解决传统方法带来的图像畸变和信息缺失的问题。  本文首
学位
现如今,传统燃油车的广泛使用使得能源消耗加剧,并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内燃机余热回收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充分利用发动机排气能量。目前,发动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技术的关键在于如何设计出更加高效紧凑且与发动机匹配优良的余热回收系统,在保证足够效率的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排气回收更多能量。本文针对6BG332型柴油机尾气余热回收系统:  建立了新型紧凑高效的椭圆螺旋管蒸发器传热模型,计算并分析
为了满足欧Ⅵ排放法规,稀燃天然气发动机需要安装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后处理器,这增加了发动机成本;当量燃烧天然气发动机仅需采用废气再循环(EGR)和三效催化转换器(TWC)就可满足法规要求。但当量燃烧天然气发动机热效率较低,爆震是抑制其热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本研究通过三维仿真手段,以拓展爆震边界为核心目标,研究了进气道、燃烧室、米勒循环和EGR等参数对当量燃烧天然气发动机燃烧和爆震的影
学位
无人直升机旋翼转速的控制精度直接影响其飞行稳定性及安全性,而旋翼转速的稳定依赖于发动机转速的稳定,因此不断优化恒转速控制策略是无人直升机发动机控制器设计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一款转速需稳定在6500r/min的无人直升机发动机的恒转速控制问题展开研究。  针对无人直升机发动机恒转速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节气门/点火提前角双变量协同调节的恒转速滑模控制策略。发动机输出扭矩控制是恒转速控制问题关键的一
汽油压燃(GCI)利用汽油低活性、高挥发性的燃料特点并结合上止点附近直接喷射的策略,在获得更高程度预混合的同时有效控制燃烧相位,从而实现高热效率、低排放燃烧过程。然而大负荷工况下,喷油与燃烧过程难以完全分离,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比例扩散燃烧,造成碳烟排放较高。喷射策略是控制缸内油气混合及分层状况,改善GCI大负荷燃烧控制及碳烟排放问题的有效手段。因此,本文采用耦合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及多步现象学碳烟模
学位
当今随着仪器设备逐渐向小型化、微型化发展,其工作环境也日趋复杂和多样,单相换热方式已经越来越难满足换热系统的要求,利用微尺度下蒸发和冷凝的相变换热方式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喷雾冷却和微通道冷凝具有尺度小,换热效率高的优点,可以满足日益严苛的换热系统要求。本文针对Leidenfrost状态下液滴撞击加热壁面和微重力条件下微通道内冷凝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在液滴撞击加热壁面过程中,当壁面温度高于L
学位
内燃机热负荷和机械负荷的不断提高,对活塞、缸套等热端部件的强度和刚度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活塞和缸套与高温燃气直接接触的同时受到进气、冷却水等冷却介质影响,亦承受交变机械负荷,工作条件恶劣,易发生强度不足、变形严重、配合不良等问题。进行热-机械负荷作用下的活塞-缸套瞬态应力及形位公差研究,对提升柴油机可靠性有重要意义。  目前活塞-缸套仿真分析中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活塞顶面和缸套内壁的温度高且波动剧烈
学位
基于燃料活性控制的燃烧模式(RCCI,Reactivity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因具有较低的Soot、NOx排放以及可以灵活控制放热率而备受关注。笔者以双燃料定容燃烧弹平台为基础,基于局部二值化模式编写了火焰形貌的提取算法,选取异辛烷作为低活性燃料的代表,探究了异辛烷的当量比、环境温度、氧浓度以及柴油的喷射策略对柴油在异辛烷氛围下着火及燃烧特性的影响,结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