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生经过十年寒窗学习进入大学,这是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生教育可以消除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断点”,使大学生的教育从一开始就进入“良性循环”,基于此,新生教育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其工作质量关系到能否使新生以最短的时间、最佳的方式、最好的效果来适应高等教育的要求,完成由中学生活向大学生活的转变。新生教育的任务和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排除存在于他们生活当中的各种不利因素,让他们尽快地完成从中学向大学的过渡,为学校顺利地实现自身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在校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农林院校新生教育虽然受到重视并取得较好成效,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一些农林院校新生的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爱校荣校观念淡薄,专业思想不稳固,“学农不爱农”的现象非常普遍,缺乏专业学习动力;贫困生经济压力大,身心健康存在隐患;学习环境条件有限,知识面较窄;来自全国各地,生活环境千差万别,适应程度不一,部分独立性差的新生难以适应大学生活;目标不明晰,对就业缺乏足够的信心,存在“学农不择农,学农羡非农”的心理。同时,一些高校也在教育观念、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偏差,对新形势下的教育环境预测性不强,适应性不足,致使新生教育流于形式,难以适应新时期农林院校新生教育的时代需求,新生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因此,本作者运用新生教育的理论、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尝试运用马斯洛需求原理、人力资本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和文献法、归纳法、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当前新生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研究,采取文献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类开展调研并进行科学分析。从新生教育的目的出发,在系统研究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国内外新生教育特色举措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分析,深入研究当前农林院校的新生教育的基本状况和存在问题,并针对实践中的不足,结合农林院校的特色和实际情况,提出以下举措: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的新生教育指导思想;尊重主体,满足新生的合理需求;了解社会环境,对新生教育环境进行趋利避害的选择;推行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模式:突出学风建设和就业指导前置在新生教育中的份量;以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和推进新生教育形成长效机制,从而提高农林院校新生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