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病,也是多发病,其病程长,易反复,导致患者精神心理及财力物力遭受沉重负担,故如何提高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是我们探索的方向。往往单纯的西医治疗治愈低,且易反复,故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们探索的焦点,且符合我国治疗模式。另随着目前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压力增大,精神心理因素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的发生机制亦是我们探索方向,且重视精神心理因素可以提高疗效及减少复发率。本研究是观察柴芍六君子汤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脾不和型的临床观察。通过中药组、西药组及中西药组比较其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差异,对提高慢性胃炎临床疗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首先对关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相关文献收集,然后对其分析,系统的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床治疗和西医病因、发病机制、治疗进行整理及综述。在参照其他临床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较为科学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分析,观察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年龄为18-70岁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脾不和证的患者。临床病例共收集81例符合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为三组,即中西组、中药组、西药组各27例。中药组予以柴芍六君汤加味,西药组予以替普瑞酮加黛力新,中西药组予柴芍六君汤加味、替普瑞酮、黛力新。三组治疗前后均要填中医症状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了解各组治疗前后情况。结果:1.中医证候比较1.1治疗4周后中西组、中药组、西药组前后比较柴芍六君汤加味联合黛力新的中西组、柴芍六君汤加味的中药组及替普瑞酮加黛力新的西药组对胃脘痞满、胃脘痛、烧心、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纳食减少、疲倦乏力、烦躁易怒、善太息九个症状均有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治疗4周后三组之间两两比较中西医在烧心、纳食减少、疲倦乏力、烦躁易怒、善太息五个症状效果较中药组、西药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胃脘痞满、胃脘痛、反酸暖气、恶心呕吐四个症状三组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中药组对于疲倦乏力、善太息方面治疗效果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有烧心症状时,西药较中药改善效果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比较治疗4周后,中西组总有效率为92.6%,无效率为7.4%;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5.2%,无效率为14.8%;西药组总有效率为66.7%,无效率为33.3%;三组总有效率经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焦虑抑郁量表积分比较治疗4周后前后对照,中西组、中药组、西药组对SAS、SDS积分减少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三组两两比较,中西药组对SAS、SDS疗效尤佳于中药组、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中医及西医三组均能改善肝脾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症状,但中西组在烧心、纳食减少、疲倦乏力、烦躁易怒、善太息五个症状效果较中药组、西药组显著。中药组对于疲倦乏力、善太息方面治疗效果优于西药组。在烧心症状,西药较中药改善效果显著。中西药组在疗效上改善较中药组及西药组显著。在焦虑抑郁积分减少方面,中西组较中药组、西药组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