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2006年2月,由中国财政部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2006》,建成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质性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由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其中《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四项关于金融工具业务的会计准则被称为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这是我国第一部金融工具准则,详细规定了关于金融工具的分类、确认、计量、列报和披露,填补了我国在金融工具准则的制定和操作方面的空白。通过对2007、2008、2009年上市公司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实现了持续平稳有效的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不仅经受了上市公司的实践检验,也通过了IASB、世界银行、欧盟等国际方面的评估验证并获得了高度的肯定。然而当我国会计准则被广大从业人员熟悉理解并熟练运用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了,对国际会计准则,尤其是国际金融工具准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0年4月2日,财政部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旨在实现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本文介绍了金融工具准则出台的背景,主要内容与特点、金融工具准则与我国原相关会计规范的比较,以及我国金融工具准则与国际流行规范的差异,并将我国银行业采用金融工具准则的情况做一下介绍。然后以五家中国A股上市银行为例分析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并从金融工具准则对我国银行业利润的影响、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我国银行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提出我国银行业的对策。最后一部分介绍了国际金融工具准则的动态跟踪及对我国银行业的预期展望。首先进行国际金融工具准则的动态跟踪。然后就我国金融工具准则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并提出对我国银行业的预期展望。最后阐明我国银行业应对国际金融工具准则变化的措施。包括: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工具准则的变化及我国银行业应对国际金融工具准则变化的具体措施,如加强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公允价值获取和使用的环境基础、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加强人员培训和相关技术准备等。以前学者的研究多以纯理论研究为主,而本文以5家上市银行为例分析金融工具准则对我国银行业利润的影响。同时本文跟踪国际金融工具准则的最新变化,并探讨这种变化对我国银行业产生的预期影响及相应的应对措施。但是因为本人并未实际在银行工作过,提出的观点和建议可能过于理论化。由于金融工具准则本身的复杂性,本文主要分析确认和计量准则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影响。同时因为国际金融工具准则出于时时的变化中,本文分析我国金融工具准则的预期变化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属于个人观点,可能从未来的角度回顾并不是十分的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