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中受文化传统影响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观念,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不同的时代催生新的价值观念。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网络化的发展,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冲突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从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冲突的主要表现:一方面,中西方文化碰撞引起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紊乱,主要表现为政治立场摇摆、价值取向模糊、民族意识纠结;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织导致大学生文化价值观错位,主要表现为“中庸”思想与竞争意识同在、“重义轻利”与功利主义并存、认知与行为相悖。透过现象看本质,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冲突的成因比较复杂,通过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冲突的主客观因素分析,揭示形成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冲突的根源及背景。
首先客观的社会环境是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冲突的产生的“土壤”,全球化与网络的双重影响、市场经济的“双刃剑”效应、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型无一不是关键因素。其次大学生自身的主体因素无可小视。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以80后一代为主体,首批90后大学生也已踏入大学的校门,他们在青春期具有特定的心理特征,如感性冲动多于理性思考、智力水平较高但辨识能力不强、思想趋于成熟但行为自控力不强等是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冲突的主观因素。
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冲突的调适目标、调适原则、调适途径及方法。在调适目标方面,要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努力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民族认同感,提升大学生对多元文化价值观的鉴别力;在调适原则方面,应坚持主导价值观的方向性原则、立足多样性兼顾统一性原则、教育疏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在调适途径和方法方面,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作用,并从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入手。本文旨在通过行之有效的调适对策,消解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冲突,并促使其确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