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效果研究——以福建为例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6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农业现代化、改变落后传统农业一直是我们坚定不变的国策,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因素之一在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是多次提出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2004年,国家首次将农机购置补贴纳入支农惠农的政策体系之中,并由此催生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持续上升,而该项资金推动了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对于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研究,在理论研究层面,可谓成果丰硕,但是研究主要集中于对WTO框架下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研究,以及对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政策的研究,对于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研究相对不足;南方多山多丘陵的复杂地形,不同地方的地形可能相差很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要考虑当地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不同地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具体落实、实施成效和存在问题可能各不相同。因此,对福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研究对于深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理论研究。   围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效果的问题,本研究在综述有关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基础上,以农户行为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等三个理论为分析基础,在调研福建6个县、12个乡(镇)、36个行政村、360户农户的基础上,通过调研数据的整理分析,实证研究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对农户购机行为、农户水稻生产行为和农户收入的影响。首先,运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户购机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户主的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农户水稻种植规模、家庭非农就业比例、农机操作经验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购机行为。其次,采用Logit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户水稻生产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农业劳动力人数、农户从集体承包的耕地面积数量是影响农户是否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显著因素;农户水稻生产收入预期、农户农业劳动力人数、农户从集体承包的耕地面积、农户对农机购置补贴的评价是影响农户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的显著因素。再次,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该部分实证结果表明: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对农户人均纯收入增加影响显著;同样,户主教育水平、户主的健康状况和农机拥有量对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影响显著。   通过以上主要内容的研究分析,本研究提出了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增加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补贴方式采取财政与金融并举、适时下放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农机购置补贴标准实行差别化对待、加大农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机具供货和售后服务质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等提高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成效的建议。
其他文献
近年来,瘦肉精、病死猪、速生鸡等重大动物源性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陆续被媒体披露,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和经济影响。我国是生猪畜禽生产和消费大国,但由于药残超标、动物疫病等问题,产品出口仅占生产总量的0.9%~l.2%,抗生素滥用已严重影响到畜禽养殖业的国际竞争力。为解决畜禽养殖安全用药,尤其是抗生素滥用问题,世界各国做了很多尝试并积累了很多经验,中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国是农业大国,秸秆资源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是国家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重点领域之一,对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促进
学位
此前,工信部印发《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推广“5G+VR/AR”等应用,促进新型信息消费.可以看出,国家对于5G与VR融合抱有很高期待.实际上,自VR技术问世以来,相
期刊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有了重大转变,非均衡发展战略日益成为主流。增长极理论是非均衡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增长极的优先发展,’通过其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