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索尔·贝娄是美国战后文学史上继海明威和福克纳之后最著名的作家之一。本文通过对其第五部小说《雨王汉德森》的文本分析来探讨贝娄与十九世纪美国超验主义传统特别是与其代表人物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之间的关系。超验主义崇尚精神,蔑视物质,认为自然和精神存在着对应关系,主张人回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生活的意义。同时,超验主义也是美国文化中重要元素个人主义的源头,爱默生强调个人就是世界,世界为个人而存在,个人可以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获得精神的完美。与爱默生超验主义理论的基本主张相联系,本文讨论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个方面:文本展现的贝娄的自然观是超验主义的自然观。小说主人公汉德森在美国混乱的生活是其远离自然的结果,而在他追求精神新生的过程中,象征大自然的非洲这一意象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在身外自然的启发和引导下,汉德森才彻底摆脱了现代社会的混乱和困扰,从而获得了身心的和谐。第二个方面:在此文本中,贝娄对精神的强调与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一脉相承。汉德森的出走是为了避免自己的精神在充满物欲的美国慢慢死掉,而他的回归正是因为自己的精神获得了重生。第三个方面:尽管贝娄和爱默生一样强调和注重个人存在与个人价值,但他在这部作品中却抛弃了超验主义所推崇的个人主义。贝娄抛弃或者说某种程度上批判个人主义并不是因为他认为个人主义没有意义,而是源于他认识到过分强调个人主义使现代的美国人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丧失了人与人之间爱的功能。而这正是现代人精神危机的症结之一。结束非洲之行后,小说主人公汉德森意识到爱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回归到自己的家庭和社会。这一结局也显示了贝娄对现代人类及其未来和谐生活的信心。从以上方面看,贝娄在《雨王汉德森》这部小说强调精神,注重自然,相信人类能够通过心灵与自然的统一获得和谐;贝娄在推崇个人价值的同时反对过分鼓吹个人主义,相信爱才是使人类远离喧嚣,构建幸福的最基本和持久的力量。因此,此小说既体现了贝娄对美国超验主义传统的推崇和继承,又体现了贝娄对其前辈爱默生思想的批判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