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匀错排WC预制体结构对铁基复合材料组织与磨损性能的影响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weido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往往通过在金属基体中外加颗粒,通过均匀分散和界面控制,可以充分发挥组分间的协同效应和界面效应,获得优异的综合性能。然而,这种制备理念下的复合材料大多以“均匀”的单级复合结构为特征,对“结构效应”下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不够深入,会造成基体材料的铸渗效果不理想,增强体与基体结合强度低,在磨损工况下容易导致WC颗粒的脱落。传统的WC/Fe复合区一般设计为层状,即复合层厚度低于耐磨工作面。虽然这种设计能完全保护基体,提高材料的耐磨性,但随着使用条件和工作条件的不断复杂化,层状钢基复合材料的设计越来越难以满足使用要求。本文以WC颗粒增强高铬铸铁为体系,通过设置不同预制体结构参数(柱径柱距比为0.5柱距从10 mm增至20 mm、柱径为5 mm柱距从10 mm增至15 mm、柱距为15 mm柱径从5 mm增至10 mm),采用真空烧结与砂型铸造工艺,将均匀错排的WC预制体与基体材料以固-液复合的方法制备WC/Fe复合材料,研究不同预制体结构参数对复合材料组织和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显微硬度计、三体磨料磨损机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元素分布与含量、显微硬度、耐磨性等组织性能进行表征测试。实验结果表明:(1)基体成分为典型亚共晶成分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初生奥氏体枝晶首先析出,当温度降至共晶点时发生共晶转变,形成共晶奥氏体和二次碳化物的混合共晶组织。而复合层为网状形貌的M7C3型碳化物,Cr元素在共晶奥氏体中形成(Fe,Cr)7C3,W、Ni元素在一次奥氏体枝晶内形成Fe3W3C、Ni17W3;(2)预制体柱径柱距比相同时,W元素扩散均匀能力随柱距从10 mm增加到20 mm而先增大后减小,复合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均先增大后减小,其硬度从749 HV增至853 HV再减至788 HV;(3)预制体柱径为5 mm时,W元素扩散均匀能力随柱距增加而增大,并且复合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逐渐增大,其硬度从749 HV增至813 HV;(4)当预制体柱距相同时,W元素扩散均匀能力随柱径增加而逐渐增大,且复合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逐渐增大,其硬度从779 HV增至853 HV。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对复合材料铸件的凝固过程进行温度场和液-固相变场模拟,基于W元素扩散解析解的双相解模型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建立W元素扩散方程,带入数学分析软件MATLAB2015B中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不同结构参数下预制体柱中W元素含量的分布变化曲线。结合模拟计算和实验结果可知,随着预制体结构柱间距的增加,预制体柱之间的金属基体高温区也随之增加,使靠近预制体柱区域的金属铁液周围平均温度增高,W元素扩散系数大小与W元素扩散温度呈正相关,其扩散温度越高扩散系数越大,凝固时间明显延长,而W元素扩散系数与金属铁液温度密切相关,元素扩散驱动力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复合层中的W元素扩散能力增强,形成的复合层宽度增加,从而调控复合材料的元素扩散均匀性及耐磨性。
其他文献
纳米黑磷因其优异的光电子效应、高载流子迁移率、可调节直接带隙等性能在催化、储能、场效应晶体管等领域展现出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纳米黑磷的应用受限于其制备方法。并且,纳米黑磷的应用性能及领域与其结构形貌密切相关。此外,由于纳米黑磷在空气和水中的稳定性较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应用时的性能。因此,开发新型纳米黑磷的制备方法,并提升其稳定性,不仅可以拓宽纳米黑磷的应用领域,还可提升其应用性能。本文围绕新型
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天然可再生资源,并且具有可降解、环境友好、低成本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我国玉米产量在2020年高达2.6亿吨,产生了约3.12亿吨的玉米秸秆,但这些秸秆并未得到充分利用。中国于1890年引进桉木,思茅松也被广泛种植于云南、四川等地,在2017年,桉木的种植面积高达4.6×106 hm2,但大部分桉木和思茅松被广泛应用制浆造纸工业中并
由于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和丰富的性能,以及广泛的应用前景,二维纳米材料引起了众多科研者的研究与关注。其中,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作为二维复合材料中的一类,因为具有很强的拓扑性能、光电子性能和超导性等优异特性而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然而天然具有优异电子性质的材料相对缺少,对二维材料的电子性质进行调控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对于二维纳米材料的预测以及相关实验研究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从古至今,湿度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环境参数,主要是因为湿度对于动植物的生长生活、农牧业的发展、货物食品的储运、火箭的发射以及人类的生存健康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湿敏探测器作为人们感知环境中的湿度信息的重要工具,便于人们对特定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精确的控制。为此,国内外学者为了获得高性能湿度探测器研发了许多新型的湿度敏感材料,然而随着智能家居技术逐渐步入我们的生活,湿敏探测器的需求与日俱增,渐渐满足不了人
X射线作为常见的一种高能辐照射线,由于其光子能量高,穿透性强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放射治疗、工业探伤、安全检测,航天导航以及科学研究的材料分析等领域中。其中闪烁体作为将X射线光子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转换装置为X射线探测器的核心组件,也是目前国家所面对的核心科技攻关技术之一。通常来说闪烁体一般由高密度重元素组成。然而,传统的闪烁体一般是无机晶体,只能在高温环境中生长,这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制备难
在铜基复合材料中,由于其增强体(碳纳米管、石墨烯)与铜基体润湿性较差,在与铜基复合材料复合时极易发生无法均匀分散引起团聚现象,造成界面结合能力差,使其对铜基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化效果不明显或者造成更大的缺陷,明显未能达到起初实验设计要求;不仅如此,弱的结合界面形成电子势垒、电子散射,严重影响铜基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虽然研究工作者们一直研发新的工艺去改善碳纳米材料在金属基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但始终没有合适
金属材料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是以高能量密度激光束作为热源,通过激光熔化金属粉末(或丝材)后形成微小熔池,在三维空间内无限堆积凝固成复杂结构实体零件的快速制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激光局部作用下的材料快速熔化与熔池快速凝固阶段反复交替进行,从而使成形构件表现出基本无化学元素偏析、晶粒极其细小的非平衡凝固组织特征。近年来,通过激光增材制造灵活而高效地制备铝基复合材料,已成为提高铝合金综合性能的重要手段。本文
天然气作为绿色低碳清洁能源,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调节我国能源结构具有重要作用,而天然气管道在能源运输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被称为“能源命脉”。由于天然气长输管道大口径、薄管壁的特性,使其在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地在崩塌落石冲击载荷作用下而造成管道失效。同时,随着天然气管道在役年限的增加,天然气管道由于腐蚀缺陷而导致其失效泄漏而引发的爆炸事故不断发生,安全问题日趋严重。因此,为了保障天然气长输管线的
BiFeO3(BFO)因其在室温下同时具有铁电性(TC~830℃)和G-型反铁磁性(TN~370℃),且具有极大的理论剩余极化值(90~150μC/cm2),因而在多铁研究领域受到研究学者的青睐。铁电序与反铁磁序相互作用产生的磁电耦合效应使其在多态存储器、自旋电子学、磁电传感器等领域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制备过程中Bi元素高温易挥发且Fe3+容易产生变价,从而造成Bi空位、氧空位等各种缺陷
中缅油气管道龙陵段主要为粗晶黑云母花岗岩分布区,地表风化强烈,管沟回填土为花岗岩风化残积砂土,管道作业边坡坡面侵蚀十分严重。又因为花岗岩全风化后的残积层,岩土体结构松散,并伴随有大量的节理和裂隙发育,力学特性不稳定,极易被流水冲刷;管道上部基本为就地取材的风化层碎屑土,回填土土质更疏松,其与自然坡面原状土体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别,表层易被流水冲刷。因此,需要对对全风化花岗岩地区坡面流水侵蚀灾害的机理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