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分区开挖对临近既有隧道变形影响与优化研究

来源 :安徽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yzkmyzkm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铁交通对于商业、人员、住宅以及各种配套产业的聚集效应日益凸显,不仅可以优化提升城市空间垂直结构,还能节约地上土地资源,带动城市更加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大量基坑工程地处繁华的城市中心,在基坑开挖施工时,基坑底部会发生隆起现象,围护结构产生水平位移,周围土体出现沉降现象,造成毗邻隧道的位移变化影响。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下城市建设发展所研究的重点方向。本文基于苏州某大型基坑开挖工程,根据基坑工程开挖对毗邻隧道的影响现状,广泛了解国内外的理论结果和研究现状,作为本研究方向课题在相关理论方面的指导作用。利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分析与现场监测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虑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的位移变形、地表沉降对毗邻隧道的影响开展分析及定性定量评价。为有效控制隧道变形,将基坑分区开挖同基坑自身的开挖顺序、地连墙厚度、加固宽度、内支撑强度等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该基坑开挖对毗邻隧道的影响进行模拟,发现由于该基坑分隔为三个小基坑,按照离隧道的距离从远到近的顺序依次开挖,各基坑开挖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决定基坑结构和隧道的变形。基坑1和基坑2开挖结束时,基坑3围护结构产生倒三角变形,最大水平位移为4.78mm,基坑3开挖结束时,基坑3围护结构最大变形为9.02mm,符合经典内凹变形;基坑1和基坑2开挖结束时,基坑3外侧地表沉降趋势也为倒三角沉降,最大沉降值靠近围护结构,最大沉降值为3.42mm,基坑3开挖结束时,基坑3外侧地表为凹槽式沉降,最大沉降值为4.8mm。(2)通过该基坑开挖对毗邻隧道的影响进行模拟,发现由于基坑的不规则性、开挖面积的不均匀性,对双平行隧道的变形影响效应不同。上行线隧道在-25节点附近出现明显拐点,同时隧道最大位移偏右,下行线隧道远离基坑,基坑尺寸效应对其影响相比较小;在开挖过程中基坑1对隧道的变形作用最为明显,基坑2开挖主要影响(-110,0)范围内隧道位移变形,基坑3开挖主要影响(-25,110)范围内的隧道位移变形。(3)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监测数据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数值模拟过程相对简化,导致现场监测数据偏大,但两者的变形规律大致相同,可以反应基坑与隧道的实际变形情况。(4)研究围护结构厚度、开挖方式、加固宽度、内支撑强度等因素与隧道变形的关系;围护结构厚度从0.8m至1.4m时,最大水平位移减小11.81%,最大竖向位移减小14.30%;对称开挖与整体开挖相比最大水平位移减小18.15%,最大竖向位移减小13.62%;土体加固宽度3m至12m时,最大水平位移减小15.40%,最大竖向位移减小17.25%;内支撑强度从0.5K至2.0K时,最大水平位移减小36.92%,最大竖向位移减小41.49%;且基坑3优化效果对隧道变形控制最为明显,基坑各区间对每种因素的敏感性不同,提出相应的隧道保护措施。图[91]表[23]参[60]
其他文献
随着智能电网发展的不断推进,智能变电站在电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智能变电站投运数量的增加,其二次系统检修方面由于设备数量多、管理难度大等因素导致的隐性故障时有发生,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挑战。因此,针对现阶段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检修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智能变电站保护隐性故障的机理,并提出相应的检修安措策略,对隐性故障进行预测,对于维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现场实际检修问题出发
学位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桥梁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人类在地球上的频繁活动,在桥梁交通荷载作用下,研究桥梁横向抗倾覆问题逐步成为热门课题,各种基于桥墩的加固方案也络绎不绝地涌现。另外,地震作为地球上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破坏也是当下不容忽略的重大问题。文章主要在桥梁通过横向抗倾覆加固方式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性能分析。首先介绍当下桥梁横向倾覆问题以及
学位
因为多孔材料具有质量小、强度和刚度高,同时还兼备稳定性好的优良特性,所以多孔材料或者蜂窝材料在以船舷侧防护和航天航空为重点的国防领域、能源化工领域等都被大范围的采用。随着人们对材料研究的深入和性能需求的提高,在材料领域走在前列的学者们将目光转向具有特殊性能的蜂窝材料,此时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蜂窝材料应运而生。随着研究的深入,普通的均匀蜂窝已不能满足人们对高性能材料的追求,这时候功能梯度材料成为当下的
学位
山区高速公路地形地貌复杂,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众多,建设难度较大。当自然展线无法克服高差时,道路设计师经常会顺时针或逆时针连续延展路线,当前后路线以隧道形式相交便形成了螺旋隧道。螺旋隧道作为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瓶颈,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众多因素制约,目前还没有相应的设计规范,道路设计师一般只是参照普通隧道设计规范进行设计,螺旋隧道的线形设计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螺旋隧道的线形设计指标众多,其中圆曲线
学位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方面,地下管线包括供给水、通信、热燃气、电力与工业管道等几大类,就象人体内的“神经”和“血管”,被誉为城市的“生命线”。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人口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地下管线需求显著增长。地下管线工程建设中,传统开挖埋设方法技术环境问题凸显,非开挖技术(TT---Trenchless Technology)得到飞速发展。其中,顶管技术最具代表性的非开挖技术。但是,顶管施工时的
学位
快速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快速路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间的失衡,将导致出现交通拥堵等问题,增加出行延误并降低通行效率。交通瓶颈是产生交通拥堵的主要源头,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发展现状,将交通流理论同聚类分析、深度学习等技术紧密结合,以交通数据处理为基础,围绕快速路交通瓶颈辨识、交通流状态判别和短时交通流预测方面问题开展研究,为快速路拥堵分析和合理管控提供支撑。论文首先建立快速路交通运行多指标融合
学位
随着城市立体交通系统方面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桥梁结构形式和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要求。钢-混凝土组合曲线箱梁桥继承了钢混组合梁桥的诸多优点,满足了城市桥梁对功能和美观的要求,也克服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形和建筑物阻挡原因造成的施工不便,同时也符合绿色发展理念,在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但是其静力性能和地震响应的研究跟不上工程实践发展的脚步。因此以一座四跨钢-混组合曲线箱梁桥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软件Midas
学位
两淮矿区煤炭储量巨大,是我国重要的煤电能源基地,但煤层上覆厚层的第四系松散层是近含水层浅部煤层开采时巨大的安全隐患。煤炭开采的早期由于理论研究、技术设备的落后导致留设安全煤岩柱时太过保守,随着理论研究水平的深入,开采装备性能的提高,缩小原有安全煤岩柱,提高开采上限,对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资源枯竭矿井意义重大。因此,开展覆岩破坏移动规律和渗透破坏的研究十分必要。论文探究采动影响下的覆岩破坏规律及突水
学位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建造模式,以其“四节一环保”的独特优势完美地契合了我国的绿色发展理念。与普通现浇混凝土结构相比,装配式结构节点连接性能更加重要。全灌浆套筒连接作为装配式结构的主要连接方式之一,其连接安全性能对于装配式建筑结构安全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工厂制作精度不够、现场灌浆操作不当等问题易导致套筒内形成缺陷,很难修补,同时将伴随建筑的整个运营阶段。如果在建筑服役
学位
现如今在岩土行业,学者们大多使用专业的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去分析计算坡体是否出现失稳现象。本文调研了国内外诸多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发现其使用的分析算法大多存在滑面计算不准确的问题。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几款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大多是依赖于人为假设条件进行计算,其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不足,难以适应工程现场多变的边坡土体失稳分析需要。本文拟定研发出一套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预期目标概括为:只需假设初始危险系数Fs0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