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落式动力触探FFP测试技术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huoxia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海洋工程建设吸引了更多的关注目光,如围海造陆、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上风电、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海底可燃冰钻采平台等海洋工程项目与日俱增。同时海洋工程也不断的由近海向远海,由浅海向深海发展,项目规模日益增大,这对准确获取海洋岩土工程参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传统勘察技术中的钻孔取样、室内试验的方法存在应力释放、试样扰动、成本昂贵的问题,不能满足海洋岩土工程的发展要求。国际上以孔压静力触探(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ing,简称CPTU)、全流触探测试(Full-Flow Penetration Testing,简称FFPT)等为代表的海洋原位测试技术是获得岩土工程参数的有效方法。此类方法都要使用海洋静力触探贯入设备,并且需要配备有重型起重机的大型船只作为运载与操作载体,因此该类方法存在设备笨重、操作复杂、综合成本较高、耗时较长以及极易受天气影响等问题。这些问题大大限制了常规海洋静力触探技术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自落式动力触探测试技术(Free Fall Penetration Testing,简称FFP)作为一种新型的便携式动力触探测试技术,可作为近海常规海洋静力触探测试的一种有效的补充。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海洋沉积物分层、海洋边坡稳定分析、海洋环境调查、海洋灾害防治、港口疏浚、浮动式风电系统锚固基础设计、管道电缆勘测与淡水湖泊古生物研究等领域。本文即是在此背景下,以自落式动力触探测试技术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首先自主设计了自落式动力触探仪;然后以牛顿运动第二定律为基础,建立了FFP贯入过程中的力学模型与理论体系,明确了其测试流程,建立了测试数据的处理流程;利用室内模型试验,开展了自落式动力触探FFP相关贯入机理研究;最后,以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项目为工程依托,以典型的湖相淤泥质软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自落式动力触探FFP现场试验研究,建立了基于FFP测试技术的软土不排水抗剪强度评价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自主设计并研发了自落式动力触探仪,包括端头、探头主体、配重模块、传感器模块、稳定尾翼、吊环六部分,其中端头分为锥形端头、半球形端头、圆柱形端头,开发了集成高精度三轴加速度计、陀螺仪、地磁场传感器的惯性测量单元IMU,可以获得FFP触探仪的加速度、角速度等运动数据,并配套有数据采集软件可实时显示并记录触探仪运动数据。(2)认识FFP触探仪贯入土体过程的不同运动阶段,通过其加速度对时间的一次积分可以获得贯入速度,二次积分获得贯入深度,以牛顿运动第二定律为基础,分析了贯入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受力包括浮重、端部阻力、侧壁阻力、拖曳阻力、土体浮拖力,建立了FFP贯入过程中的力学模型与理论体系,明确了FFP测试流程,建立了测试数据的处理框架。(3)开展了自落式动力触探FFP室内模型试验研究,通过开展十字板剪切试验研究,确定试验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提供了试验土体强度标准值;通过3种不同端头的CPTU贯入试验,分别研究了不同端头合适的承载力系数Nc值和界面摩擦比α值;通过不同释放高度、质量、端头的FFP试验,研究了贯入深度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优的应变率参数β值;建立了基于FFP测试技术的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快速评价方法。(4)以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项目为工程依托,选取典型的湖相淤泥质软土为研究土类,开展了自落式动力触探FFP现场试验研究。结合CPTU现场测试、球形和T形全流触探以及场地钻孔地质资料,得到了FFP贯入过程中的加速度及速度变化曲线、CPTU与全流触探测试曲线,获得了现场土体的相关物理力学参数。通过多种测试技术获得了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曲线,验证了FFP测试技术评价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的评价方法。
其他文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进一步实现国家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口贫困问题的解决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症结点。为解决贫困问题,国家对扶贫开发进行政策导向和方针引领,促使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形成国家可控的政治个体和单元。各个政治主体与单元在脱贫攻坚中承担着自己的责任,共同促进脱贫任务的完成。晋西南地区L县地方政府出台了“三包三联”①扶贫相关政策,实现了政府体系内部责任包干,开创了贫困户与企业、学校和社会自治组
水稻供应链具有生命周期长、环节复杂多变、覆盖范围广等特点,供应链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引起质量安全问题的风险,因而通过构建水稻全供应链溯源系统为水稻供应链提供质量安全保障。然而,传统集中式的水稻供应链溯源系统存在着供应链各节点间信息不对称和存储中心化信息易丢失,数据易被篡改等问题。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水稻全供应链溯源过程中可以解决水稻供应链上下游信息不对称,信任成本较高的问题,保证数据的时效性和真实性,故
脑肿瘤是儿童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实体瘤,儿童时期的脑肿瘤占全年龄组脑肿瘤的15.5%,且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及早发现并确定儿童脑肿瘤的生长位置、形状大小、良恶性等能够极大地提升患儿的生存率,改善预后情况。磁共振成像技术(MRI)以无创无辐射的方式,对患儿的脑肿瘤组织进行高分辨成像,反映儿童脑肿瘤的结构、灌注等的信息,因此MRI成为儿童脑肿瘤的诊断的重要影像依据。随着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磁共振扫描
外周血白细胞的自动分类识别在血液病、伤口感染、免疫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和传染病的疗效评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血细胞分析仪通常利用物理、化学等技术进行分类计数,无法利用显微镜下的细胞形态图像信息提供进一步诊断辅助,而细胞分类的“金标准”是形态学镜检,但是人工镜检进行分类计数费时费力,因此,基于计算机图像分析来提升血涂片镜检的自动化水平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许多工作将半监督学习引入到分类任务中降低对
卤代硝基甲烷(HNMs)是一类典型的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在环境中的浓度较低,但较高的细胞毒性及遗传毒性使其受到特别关注。紫外(UV)联合氯(胺)消毒工艺具备高效灭菌及持续消毒能力,在水处理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UV/氯(胺)消毒可能会带来更多HNMs。目前对于UV/氯(胺)消毒过程中HNMs生成规律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因此本文以硝酸盐为氮源,腐殖酸为碳源,探究不加溴和加溴条件下HNM
近些年来,镍(Ni)和镉(Cd)污染耕地土壤的安全生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微生物修复法具有成本低和对环境友好的优点,其在重金属污染修复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以Ni和Cd污染耕地土壤的安全生产为目标,分离获得了一株产吲哚乙酸(IAA)菌,进一步研究了该产IAA菌的产IAA特质及其对Ni2+和Cd2+的响应特征,以及和睾丸酮丛毛单胞菌ZG2联合生物炭对Ni和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主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燃煤电厂的污染物排放要求也日趋严格。2014年国家制定并发布了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标准,要求燃煤电厂在2020年之前达到超低排放要求,其中NOx排放浓度限值为50mg/Nm~3。循环流化床锅炉现有的脱硝装置已经无法满足新标准的要求,需要进行提效改造。可在原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装置基础上增加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装置,升级为SNCR-SCR联合脱硝工艺。
作为一个世界农业大国,我国农业人口占据了总人口的大多数,面对这样一个世界大国,“三农”问题最为突出,随着近些年的发展,贫困问题已经是制约我们国家从“世界大国”走向“世界强国”的重要绊脚石,解决贫困问题也已经变得刻不容缓。在扶贫工作初始阶段,一部分群众因对扶贫工作不认可、不了解、不清楚而表现出冷漠、消极参与的状态,随着积极国家的强力干预,贫困群体获得了参与权并转变了以往的态度。在此过程中,积极国家通
快速路作为城市交通主动脉,为车辆提供了城市内部快速、安全、舒适的长距离出行服务。然而,许多快速路存在常发性拥堵,拥堵路段交通流运行复杂,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快速路合流区,车辆换道频繁,车辆驾驶环境复杂,有大量的交通冲突产生。准确理解快速路合流区交通流动态特征与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能够为实时预判事故风险、构建交通安全控制策略提供依据。然而,受到轨迹数据源及覆盖场景较为匮乏的限制,基于轨迹数据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发展,公路的检测养护对快速化、无损化和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检测手段已经难以满足交通强国建设的需要。探地雷达和超声波法,作为成熟先进的无损检测方式之一,结合深度学习等新技术,能够实现道路结构快速、无损和智能的检测评估,有效提高道路检测养护的效率和精度,是未来道路检测养护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调研总结了探地雷达和超声波法已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针对探地雷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