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润燥止痒胶囊进行二次开发研究。通过对润燥止痒胶囊进行药效学实验评价其治疗皮肤瘙痒、便秘及血虚的疗效。以药效学为基础对正交设计的提取及纯化工艺进行筛选优化,对质量标准中定量检测的有关成分与药效学作用的量-效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1.药效学实验。分别以高中低三种剂量的润燥止痒胶囊给药:(1)采用葡聚糖-40复制小鼠皮肤瘙痒模型,观察记录30min内小鼠首次搔抓时间(潜伏期)、小鼠瘙痒次数及每次瘙痒持续时间;采用磷酸组胺复制豚鼠局部瘙痒反应模型,测定豚鼠出现瘙痒反应时所涂抹的磷酸组胺总量(致痒阈);(2)采用地芬诺酯复制小鼠便秘模型,观察记录每只小鼠首次排黑便时间、6h内排黑便粒数及6h内排黑便重量;通过计算墨汁推进百分率,考察本品对正常小鼠肠推进的影响;(3)采用以乙酰苯肼结合环磷酰胺制备血虚动物模型,观察小鼠用药后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白细胞数(WBC)、红细胞压积(HCT)、以及肝重和脾重等方面的变化。2.通过以各项药效学实验结果为评价指标,对设定的工艺参数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提取、纯化工艺。3.将有关化学成分检测量与药效学实验指标进行相关性探讨,通过t检验确定两者的相关系数是否有显著性意义。 结果:1.各剂量的润燥止痒胶囊能不同程度地减少小鼠搔痒次数和搔痒持续时间,能明显提高豚鼠致痒阈;润燥止痒胶囊能缩短小鼠首便时间,增加小鼠排便粒数和排便重量。高剂量组的润燥止痒胶囊可明显提高正常小鼠的肠推进功能;2.以作用于小鼠皮肤瘙痒、便秘和血虚证的药效学为指标;确定的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浸泡药材1.5h,煎煮3次,每次1.5h。纯化工艺为:使用截留分子量为50000D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在压力为0.06MPa,料液温度为35℃的条件下进行分离纯化;3.小鼠搔痒次数和持续时间的变化与苦参碱含量变化的相关性具有显著性意义;小鼠便秘和血虚证的各项药效学指标变化与结合蒽醌、游离蒽醌、二苯乙烯苷含量变化的相关性没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润燥止痒胶囊对小鼠瘙痒和便秘症状有一定作用,对血虚证小鼠的WBC和HCT两项生化指标有一定的改善。通过药效学实验指标优化筛选出的制剂工艺参数更具科学性。对润燥止痒胶囊进行质量控制时,应将苦参碱作为其定量检测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