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我国中小企业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成功地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但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存续期很短,中小企业的发展始终难以摆脱资金短缺的桎梏,融资难仍然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除了中小企业信用观念薄弱、财务制度不健全、金融担保体系和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不完善等内外原因外,最值得探讨的深层原因还是我国中小企业的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
我国以往经济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上,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近年来中小企业不断增多的污染排放物成为了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外部融资支持,为了遏制中小企业严重环境污染的态势,绿色融资尤为重要,把环境保护融入融资制度中,将中小企业严格遵守国家产业政策及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作为其获取外部资金融通的关键条件之一。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各国政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支持中小企业绿色融资,如日本有完善的中小企业绿色融资法律制度、支持中小企业绿色融资的政策融资公库以及合法的民间金融机构;美国也有扶持小企业绿色融资的法律保护体系和为小企业提供绿色融资支持的联邦小企业管理局。关于我国中小企业绿色融资问题,目前仅有一些政策性文件的支撑,中小企业绿色融资法律体系还是缺位,现有的一些法律所涉条款也趋于原则性,且缺乏配套的实施细则,操作性差。通过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环境污染对其融资发展的阻击,结合国外中小企业绿色融资的成功经验,从环保部门、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自身三个方向,从法律、政策和自律三个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绿色融资法律体系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