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规制就成为世界各国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举措,但与此同时严格的环境规制也可能对经济发展、产业绩效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等带来影响,为此,众多学者关于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产业绩效等的影响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产业绩效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企业生产成本、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进入等来实现的,环境规制政策实施不仅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发生变化,还会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和企业进入行业的壁垒大小,有效的环境规制政策应该是在达到污染目标减少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绩效的不利影响,进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正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业污染治理与产业绩效提高的多重权衡,但这方面的研究目前比较欠缺,更多的是局限于某一个产业或地区,选取有限的数据资料来证明环境规制与产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也是大相径庭,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环境规制对产业绩效的影响机理,选取我国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作为实证分析的样本,从工业行业、东中西三大区域、不同污染行业及不同规制工具四个视角,定量分析了环境规制对我国工业产业绩效的影响,准确了解环境规制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绩效影响的差异性,为提高环境规制质量和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产业组织理论SCP分析范式的基础上加入制度因素,即环境规制这项政策措施对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影响,最终会产生什么样的市场绩效,提出S-SCP分析范式,首先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绩效影响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并就目前关于环境规制对产业绩效影响的不同结论通过选取四个研究视角进行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产业绩效的影响不但会因为行业差异、区域差异而不同,也会因为行业污染程度的差异和规制工具的不同对产业绩效有不同的影响程度和正负效应,而且环境规制工具在东、中、西三大区域对产业绩效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这就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制定因地制宜的规制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环境规制对产业绩效的影响是通过企业进入、产业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等直接和间接因素来实现的,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只有分行业分地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够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解释,其结论也才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本文主要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DEA等数据分析方法,选取2005-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行业数据、各省区市规模以上工业行业数据及环境数据,构建环境规制与工业产业绩效之间的线性与非线性模型,探索与论证环境规制对工业产业绩效的影响程度与方向,其结论如下:(1)环境规制对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产业绩效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虽然环境规制是我国工业企业进入的阻碍因素,但对产业技术创新、产业总资产贡献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都呈正向影响,因此,总体来看,环境规制对我国工业产业绩效的平均总体影响是正效应。(2)环境规制对东部地区产业绩效影响呈负效应。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环境规制无论从企业进入还是技术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都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而且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西部地区。(3)环境规制有利于重度污染和中度污染行业产业绩效的提高,但对轻度污染行业产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在影响大小上,对重度污染行业的影响程度最大,尤其是在技术创新方面,环境规制影响最为显著,这将有利于通过环境规制强度的变化来促使重度污染行业进行技术创新,并实现环境污染治理的目的。(4)命令控制型工具仍然是当前影响我国工业产业绩效的主要工具。但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主要以市场激励型为主,并且从长期来看有利于产业绩效的提高,而中西部地区主要以命令控制型为主,对产业技术创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对技术进步作用不明显。(5)公众参与型工具在全国及东中西各区域对产业绩效都具有显著影响。而且其对产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已经开始显现,对中西部地区仍然起阻碍作用,不过从其对工业产业绩效的影响来看,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公众参与型由于其越来越低的成本和较高的透明度将会是未来重要的规制工具之一。根据以上的研究结论,本文从区域、行业污染程度、规制工具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的政策建议,并就提高我国环境规制的市场化程度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尤其是公众参与型工具,目前仍然没有受到重视,但其作用不可忽视,可以形成有效的环境污染治理“倒逼”机制,以加强公众对环境污染治理的监督,提高环境规制质量和水平。由于数据资料和时间有限,本文没有充分讨论环境规制对产业绩效影响的微观机理,尤其是从博弈论视角了解企业和政府在环境规制中的博弈策略和决策行为,也是本文今后继续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