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再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so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的就业结构和产值结构存在着严重的偏离,这种偏离必然导致不同部门间边际产出的不相等。那么,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就可以在不增加新投入的情况下提高产出。因此,研究劳动力的流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量化劳动力市场的不均衡程度和黏性程度具有深刻的意义。本文在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劳动力市场存在黏性的假设下,动态地研究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转移、特别是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对经济增长产生的贡献,并相应的估计各部门的均衡工资比率、劳动力市场的黏性系数和不同部门间的实际工资比率。首先,本文回顾关于劳动力再配置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然后分别从时间角度和空间角度分析我国的劳动力配置和人均收入的状况,并对比分析世界范围内的劳动力配置和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第三,在已有的二元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构造可用于量化分析劳动力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两部门模型和三部门模型。第四,利用我国1993到2009年的省级数据,对上述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估计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衡状态下各部门间的工资比率、劳动力市场的黏性系数和不同部门的实际工资比率。最后,简要分析我国的农业政策和劳动力政策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总结全文并指出后续研究的方向。本文的研究结论是:人均资本的增长对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在40%到50%之间;人均人力资本增长对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在10%到14%之间;在两部门模型中,结构变化对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在1.6%到2.3%之间;而三部门模型中结构变化对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在5%到17.7%之间。我国的净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对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在30%到37%之间。此外,在均衡状态下,非农业劳动部门与农业劳动部门的工资比率是1.41;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工资比率是0.83;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工资比率是1.31;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向非农业部门的速率是2.53;劳动力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产业的速率是2.47;劳动力从第二产业流向第三产业的速率是96.36。在我国一般劳动力流动程度下,非农业部门与农业部门的工资比率是1.65;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工资比率是0.77;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工资比率是1.32。根据这些数据,本文认为,大力发展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劳动力市场是目前的应采取的政策取向。本文的创新在于:在非均衡的状态下构造两部门模型和三部门模型;估计劳动力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估计不同部门之间实际工资比率;估计劳动力市场的黏性系数(流动速度);估计不同部门的均衡工资比率。
其他文献
学位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有了新突破,变革原来教学中不适应教学发展要求的落后因素,将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学科学性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将数学
期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若要培植学生的美好人性,应当允许开放对话而不是唱独角戏,允许多元解读而不是整齐划一,允许自由开放而不是拘囿“一隅”。小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一种更为
2012年开始,政府加快了电煤市场化改革,试图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煤电矛盾”问题,但政府政策能够发挥效力还有赖于我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本文描述了我国“煤电矛盾”的形成
中职生数学计算能力普遍较弱,知识结构掌握薄弱,在面临计算题时存在很大的困难,本文尝试从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思维定势,正确理解定义、养成良好的
随着我国生育率快速进入低生育的水平,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其中主要的观点集中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育政策的变化对生育水平所产生的影响。然而,在
作为我国GDP的核心产业之一,钢铁行业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高炉炼铁作为钢铁制造主体的上游工序,是整个钢铁工业的重要构成环节,无论是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还是对行业整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