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我国的经济的命脉,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基础产品,互联网则是新型经济,对传统行业有着超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结合“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和农业大省的省情,吉林省针对涉农电子商务方向的发展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对涉农电子商务做出了分类,基于“农产品进城”和“农用品下乡”这两个目标,然后分析了吉林省涉农电子商务的现状、背景、问题、对策等方面。第一部分重点分析现状:首先分析了吉林省针对电子商务方面政策的变化,其次针对近年来全国和吉林省的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些显著特点做了分析,如网民消费习惯的变化、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电子商务物流、支付等。第三,通过对aEDI指数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吉林省每一个县涉农电子商务发展活跃程度。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对农户发放的相关电子商务方面的抽样问卷,提供的数据,来源是针对农户的抽样问卷,对吉林省6地发放问卷427份,了解农民对涉农电子商务的基本情况,包括对有关农村电子商务的基本认识、购买行为和销售行为。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国外和省外发展有关农村电子商务的一些经验和经历,国外重点讨论了美国、日本、印度的经验,宏观上要着重发展基础农业、涉农工业,要尝试更为市场化的粮食定价模式,这是农产品进城的必要条件之一。省外经验重点讨论了两种比较成功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遂昌模式”“沙集模式”,从此例可看出,微观上要科学立项、选择市场,迅速打开局面,并且做好基础服务。第四部分,提出了“先下乡后进城,先东南后西北”的有关农村涉农电子商务发展方法,并设计和建设整体协调互补的B2B2C的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