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的区域差异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ha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集聚是经济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地理特征。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产业集聚的现象更是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大的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的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理解中国制造业地理格局的空间变化和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显得格外重要。贸易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等对中国产业地理集聚具备一定的解释力,但是中国渐进式改革以来,转轨经济下制度和政策的影响同样重要。基于已有研究,本文从产业视角、区域视角和产业区域视角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地理集聚的区域差异进行了考察,并采用2004年中国制造业省区尺度两位数水平的数据,试图找出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本文通过计算2004年中国省级尺度两位素制造业的基尼系数,发现中国制造业就业高度集中在沿海省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从东部到西部产业就业比重逐渐降低。全球化和保护较弱的产业更是高度集中在上述地区,国内市场导向型产业和地方保护较强的产业分布相对分散。制造业省区的基尼系数反映的产业集聚水平则和比重的分布相反,东部省份城市体系健全,经济发展迅速,产业多元化水平较高,区域内部发展相对均衡,区域间差距较小,产业集聚水平较低,而西部内陆省份产业高度集中在包括省会在内的少数发达城市,这些城市与其他外围地区的差距较大,因而其产业集聚水平较高。除少数产业由于对资源的依赖、受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需要靠近特定原材料投入或者市场而偏离了上述规律,多数两位数子产业表现出和制造业总体类似的产业格局。   实证研究证明,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都可以解释中国的产业集聚,同时中国自身转轨经济时期的特殊制度和政策要素影响也很显著。在全国样本中,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和政府支出、市场化水平、贸易壁垒强度、法律制度的健全、特殊的政策区域和交通以及基础设施水平等区域特性确实影响产业集聚的省区差异。同时,全球化水平、规模效应、溢出效应、产业联系、地方保护等产业特性也会影响产业集聚。区域和产业特性相互作用,相互交错,同样会一起影响产业集聚和地理格局的区域差异。针对不同类型的产业和东、中、西部不同的子样本,上述要素的影响并不相同。
其他文献
《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 ,以邓小平理论、十五大精神和江泽民同志关于新时期党校工作的一系列指示为指导 ,总结了党校工作的新经验 ,回答了党校改
本刊讯为纪念张闻天同志诞辰100周年,经中共中央办公厅同意,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江苏省委、中共上海市委和中国中共党史学会联合召开的张闻天同志生平和思想研讨会于9月 12 日
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动力驱动者,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启了全球化的步伐。今天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有哪些核心竞争力,一直是很多企业家、学者们思考的问题。在由《商学
江泽民同志在考察广东时指出:“当前,很有必要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在发展较快地区的干部群众中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活动,进一步把举国上下的智慧与力量最大限度地
植被动态变化及植被一气候关系研究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我国黄淮海平原位于我国全球变化研究的东部南北样带,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不仅如此,近几十
原霍州市副市长安贵全 ,1997年在担任该市粮食局局长期间 ,指使下属空开票、空入库、虚报征购小麦662万多公斤 ,骗取国家粮食收购资金971万多元 ,用于建焦厂、酒厂和宾馆等。更为恶劣的
农地整理是基本农田建设,耕地占补平衡和保证耕地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国家安全与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农地整理的效益评价也就应运而生。它不仅关注农地整理实施后的评价结果,更关
环青海湖北岸的麻黄科植物共有1科1属4种,即中麻黄、草麻黄、单子麻黄、矮麻黄[1-3],现将种类形态特征及经济用途介绍如下。1麻黄属特征(科属同征)灌木,亚灌木或草本。茎直立
镉(Cd)元素是对农业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命具有严重毒害的重金属。中国地质调查局(1999-2003年)对江汉平原流域区地球化学调查发现,沿江地带的镉、汞污染相当严重并有不断增加的
中国是世界上人地矛盾最为突出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耕地资源逐渐减少,虽然我国采取世界上最严厉的耕地保护措施,但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用地需求、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