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体部件模型的细粒度图像识别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as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像分类问题是计算机视觉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随着生产生活中人们追求更精细的目标检测,细粒度图像识别与分类问题成为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课题。细粒度图像分类任务主要是指在相同大类下面去区分不同的子类别。相对于粗粒度分类任务而言,细粒度图像分类问题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待分类图像类别的粒度更为精细,不同子类在形态,大小和角度方面有很小的差异,因此如何使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前景图像的检测,并且从图像中提取重要的局部信息决定着细粒度图像分类问题是否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对于细粒度图像分类任务而言,一般根据模型是否用到额外的人工标注信息,主要分为“强监督学习”和“弱监督学习”两类。现有的大部分方法是在有人工标注的条件下进行物体和部件的检测然后进行特征表示和分类,但是获得这些额外的标注信息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人工标注信息错误率也较高。本文首先直接用CNN网络对细粒度图像进行分类但是分类效果并不是很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物体部件的细粒度图像分类模型。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物体定位模型。通过大量的实验可以发现网络模型中卷积层特征对图像中主要物体的响应度较大比如说一些卷积层特征在鸟的头部位置响应比较大而另一些卷积层特征在鸟的身体位置响应比较大,但是单通道卷积层特征并不能很好地实现物体的定位。基于以上发现,本文结合Conv5层中所有通道的卷积层特征来构建物体定位模型从而实现物体的定位检测。最后通过得到的物体图像结合深度学习进行图像分类。(2)部件选择模型。通过自底向上的算法可以从图像中得到大量图像块然后通过卷积层可视化分析可知网络中的卷积层特征具有聚类特性,本文通过谱聚类方法构建卷积层的部件检测器来对图像块进行筛选从而得到图像的部件表示。最后通过得到的部件图像结合深度神经网络进行细粒度图像分类。(3)以上两个模型可以在细粒度图像识别上取得比较好的分类效果但是相比于现有的算法效果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本文最后通过融合物体定位模型,部件选择模型和原始图片特征构建一个三流的网络模型来进行细粒度图像分类。该网络模型不仅可以提取到图像的整体特征还保留了图像的局部特征,实验证明相比于现有的细粒度识别算法该网络模型取得了比较好的分类效果。本文的模型主要用到图像级别的标注信息并在CUB200-2011[1]数据集上取得了比较好的分类效果。因为不需要额外的人工标注信息,该模型有比较好的鲁棒性,可以将本文模型应用于对前景的检测,目标分割和细粒度图像分类等任务。
其他文献
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加强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实现和谐中国、幸福广东的战略需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从树立开放理念,一体化教学的
【正】 (一)自制驱蚊灯。利用蚊子的趋光性和避光性,可以自制驱蚊灯。现将此技介绍如下:用一张桔红色玻璃纸或透光性强的桔红色绸布罩在房间里灯泡上,使原来白色灯光变成桔红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之中,许多老师开始采取创造性的教育教学策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营造自由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效课堂的构建对老师的要求较高,老师一方面需要关注学生的主体价值,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寻求全新的教学路径和教学方式,丰富教学计算机教学内容,保障学生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对此,本文着眼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现实条件,对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正>~~
期刊
摘 要:职业学生多基础薄弱,行为习惯参差;这些孩子缺乏爱,不是缺父爱,就是缺母爱。我爱他们,同情他们,引导他们热爱生活,开导他们“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是挡不住,且不该我们晚辈管的事情,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做一个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自己。我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优秀者,向校学生会、校团委推荐,为他们创造更高的锻炼平台。我引导他们:不要“东风夜放花千树”,而要“万里春绿一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坝高、库大,枢纽安全运行状况直接影响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监测枢纽的安全运行状况,工程建设期间和枢纽运行初期已在枢纽区设置了项目齐全的安
简要介绍了模块化建筑概念,陈述了其各项优点,并对国内外模块化建筑的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通过研究,对模块化建筑体系进行了分类.最后,对一栋4层纯模块化结构等效为一栋传统钢
又要睡午觉了!我们脱掉鞋子,把它门放得可整齐了,不一会儿我们就听着有趣的故事慢慢地睡着了,还一边睡一边打着香香的呼噜呢。
期刊
期刊
目的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T细胞亚群与调节性T细胞进行分析,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和T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的关系。方法选择浙江省人民医院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30例为再生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