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合并房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的疗效预后及安全性,并探讨在不同时间窗合并房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疗效预后及安全性是否存在差异,进而为临床上合并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及分组】1.连续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发病时间<4.5h且符合入选标准的240例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有无合并房颤将其分为房颤溶栓组(合并房颤且进行溶栓者)84例及非房颤溶栓组(无合并房颤但进行溶栓者)156例,并收集同一时间段所有发病时间<4.5h合并房颤但未行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8例记为房颤非溶栓组(合并房颤但未行溶栓者),比较各组组内及组间(房颤溶栓组vs房颤非溶栓组、房颤溶栓组vs非房颤溶栓组)的疗效预后指标(NIHSS评分、脑血流变化、90dmRS评分)及安全性指标(颅内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90d死亡率)。2.亚组分析:将合并房颤且进行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即房颤溶栓组84例)按照发病时间分为0-3h溶栓组(44例)及3-4.5h溶栓组(40例)。比较两组组内及组间的疗效预后及安全性(指标同上)。【结果】一、合并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的疗效预后及安全性分析(1)疗效指标对比:(1)NIHSS评分:房颤溶栓组、房颤非溶栓组、非房颤溶栓组三组治疗前的NIHS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房颤溶栓组溶栓后1h、24h、7d的NIHSS评分较溶栓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与房颤非溶栓组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与非房颤溶栓组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2)脑血流对比:房颤溶栓组溶栓后7d的Vm较溶栓后1h明显升高(P<0.05),溶栓后7d的PI较溶栓后1h明显下降(P<0.05);房颤溶栓组溶栓后1h、7d的Vm均明显高于房颤非溶栓组(P<0.05),溶栓后1h、7d的PI均明显低于房颤非溶栓组(P<0.05);房颤溶栓组溶栓后1h、7d的Vm、PI分别与非房颤溶栓组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2)预后指标对比:房颤溶栓组的90d预后良好率(25.0%)明显高于房颤非溶栓组(11.4%)(P<0.0125),与非房颤溶栓组(28.8%)相比无明显差异(P>0.0125)。(3)安全性指标对比:(1)并发症对比:房颤溶栓组的颅内出血发生率(31.0%)分别高于房颤非溶栓组(12.7%)及非房颤溶栓组(13.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5),而房颤溶栓组的症状性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口腔牙龈出血、脑疝发生率分别与房颤非溶栓组及非房颤溶栓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2)90d总病死率对比:房颤溶栓组的总体死亡率(13.1%)分别与房颤非溶栓组(7.6%)及非房颤溶栓组(8.3%)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二、合并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不同时间窗rt-PA静脉溶栓疗效预后及安全性分析(1)疗效指标对比:(1)NIHSS评分:0-3h溶栓组和3-4.5h溶栓组两组溶栓前NIHS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溶栓后1h、24h、7d的NIHSS评分较溶栓前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溶栓后1h、24h、7d各时间点NIHSS评分分别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2)脑血流对比:0-3h溶栓组和3-4.5h溶栓组两组溶栓后7d的Vm较溶栓后1h均明显升高(P<0.05),溶栓后7d的PI较溶栓后1h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溶栓后1h、7d的Vm、PI分别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2)预后指标对比:0-3h溶栓组的90d预后良好率(27.3%)与3-4.5h溶栓组(22.5%)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3)安全性指标对比:(1)并发症对比:0-3h溶栓组的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口腔牙龈出血、脑疝发生率与3-4.5h溶栓组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2)90d总病死率对比:0-3h溶栓组的总体死亡率(15.9%)与3-4.5h溶栓组(10.0%)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合并房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亦可获得显著的疗效及预后,且与非房颤溶栓组相当。2.合并房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增加颅内出血发生率,但不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死亡风险。3.与合并房颤且于发病0-3h内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相比,延长时间窗(3-4.5h)溶栓亦可获得显著的疗效及预后,且与0-3h溶栓组相当。4.与合并房颤且于发病0-3h内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相比,延长时间窗(3-4.5h)溶栓并不增加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