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和GIS方法的千岛湖区景观格局与植被指数的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j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对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及集合群落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合适的植被指数,并建立指数模型。基于1992年的TM遥感数据,以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区的典型岛屿化生境为研究对象,运用遥感和GIS方法对其空间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并估算出该区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对岛屿的面积效应和距离效应进行探讨。本文对千岛湖区景观格局研究表明,千岛湖区岛屿斑块密度相对较低(6.91),生境破碎化迹象已经呈现。但从景观空间关系来看,景观聚集度和连通度都处于较高水平(94.90和99.46),且景观边缘开放性强。这有利于斑块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对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具有一定的促进效应。分析不同面积岛屿的景观格局发现,岛屿越大,其破碎化程度越小,岛屿间的聚集度和连通度也较高,边缘效应也越显著。在对岛屿面积效应研究时,探讨了不同面积岛屿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及其不同等级岛屿斑块的景观格局。结果表明:超大、大、中和小岛屿的NDVI分别为0.24、0.17、0.15和0.07,呈递减趋势,可见岛屿大小与岛屿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即岛屿面积越大,岛屿上植被状况越好。各类岛屿内部不同NDVI等级斑块的景观格局对其NDVI整体大小有一定影响。整个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都很高。岛屿面积越大,各等级NDVI斑块的密度越小,破碎化程度越小,相同等级NDVI斑块间的连通性越强,景观类型也越多样,各斑块类型在景观中分布越均匀。这种植被格局有利于物种个体或繁殖体的迁移与定居,以及不同等级的局部植物群落(斑块)间的功能联系和群落结构稳定性的维持,因而NDVI整体水平也相对较高。千岛湖区NDVI等级斑块的景观指数计算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其上分布植物群落状态。对岛屿的距离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样带1、2和3与大陆1的最小距离呈递增趋势,其NDVI值呈递减趋势,分别为0.16、0.09和0.07,说明岛屿距大陆的距离越小,岛屿集合程度越高,其NDVI指数就相对越大。根据大陆1和大陆2的植被质量可以看出,样带越靠近植被状况好的大陆,其岛屿上的植被状况越好。通过对岛屿的NDVI指数与岛屿面积及岛屿间距离的相关性分析,证明NDVI值与岛屿面积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岛屿间的距离呈现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千岛湖区岛屿的面积效应和距离效应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其植被状况,且该结果深化了对该区域景观格局的了解,并初步验证了遥感和GIS方法在分析岛屿化生境的植被状况时具有适应性和可行性。
其他文献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最大的疾病。随着奶牛业的发展,该病在奶牛群中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目前,国内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仍以抗菌药物为主,但大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的表达及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对体外培养人子宫
【正】在养殖业走上集约化的进程中,抗生素的使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抗生素使用的"后遗症"也逐渐突显出来,一些病原菌产生了抗药性,间接地影响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另
监测接收机是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其维护在卫星导航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了监测接收机健康评估与预测的定义,给出了监测接收机健康参数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