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歇山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屋顶形式之一,其造型既端庄华丽又活泼生动,屋顶上的附属装饰如山花、悬鱼惹草多彩多姿,各具特色,为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增色不少。现存古代建筑中歇山顶比重最大,如山西四座唐代遗钩歇山顶占有三座。现存元代以前建筑中146座,其中58座为歇山顶。明清北京故宫众多的屋顶形式中歇山占70%以上。宋代歇山的山面已作为重要的表现元素。在大量画作中看到带有以歇山山面作正面抱厦的建筑,现存实例有建于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隆兴寺的摩尼殿。《法式》中“曹殿”和“吴殿”对举其根据应该是将两种不同屋顶形式附会在两个画家的艺术风格上,这样的附会同样用在了《法式》中的彩画纹样。“夏屋”和“两下”、“两夏”没有关系,“厦两头”中的“厦”并不是由“下或“夏”演化而来,是自己代表着庇护的意思。是先有了“厦两头”对歇山的称呼,才有了“不厦两头”称呼悬山。从考古材料中收集到的歇山形象看,早期歇山有一个“两段式”、正常歇山和类歇山并存的时期。最终完备歇山做法取代了两段式和类歇山。文中探讨了《法式》记载的歇山建筑所特有的构件有系头栿、夹际柱子;其做法有山面转过一椽和两椽两种不同做法,与之对应的是厦两头和九脊殿两种不同类型的建筑;相关制度有“出际制度”。最后文中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歇山建筑分类研究,加深了对歇山建筑的了解,和对《法式》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