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技术概念的三种内涵(技能、机器技术和科学技术)的演变和三种形态的转变(机会技术向工匠经验技术、工场手工业工匠专业技术向规则技术、机器技术向科学型技术转变)为划分依据,研究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到18世纪上半叶以及工业革命时期到19世纪中叶三个历史时期哲学的技术思想。通过解读各个历史时期主要哲学家的技术的哲学论述,揭示从技术怀疑论到技术乐观主义再到技术理性主义的思想进程。在这一历程中始终贯穿着人与自然之间的主客体矛盾,随着矛盾由同一(包含差异)到差异(包含对立)再到斗争(包含冲突)的展开,哲学的技术思想经历了辩证发展的过程:古希腊哲学对技术持有怀疑的态度,既向往技术,又担心技术结果的不确定性和对道德的伤害,他们认为技术是好的又是危险的,所以把技艺置于形而上学之下,认为人工自然地位低于自然;中世纪从形而上学层面承认技术的合理性,唯名论推崇技术,基督教和《圣经》为技术提供神圣的神性核准,为技术活动提供宗教依据。文艺复兴时期到18世纪上半叶的哲学持技术乐观主义,从人性、国家、宗教和形而上学层面肯定技术的合法性和本体存在,主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强调技术发明的重要性,影射人工制品的二重性。尽管经验论和唯理论对自然和人工自然地位看法不同,但都是功利性的技术乐观主义,以人为主体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潜在技术哲学模式形成。工业革命时期到19世纪中叶的哲学持技术理性主义,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到来,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与前一个世纪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哲学家们更强调主体性、理性、实践功用性,康德提出技术上的实践概念,人为自然立法,自然向人生成,黑格尔在其著作中强调理性在机械和学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指出实践高于理论,“工匠”是“绝对精神”实现自身的必经阶段。
他们以唯心主义的形式表现了自然界与人的统一,从理性的视角揭示了技术的本质及其异化,指明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过程;浪漫主义也对技术表示出不安。所有这些思想都蕴涵在传统哲学的思想体系中。哲学发展的最有价值的成就是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马克思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正确地总结了同时代的自然科学成果,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和工业革命的伟大胜利,阐述了技术哲学思想。
伴随着主客体矛盾的历史性展开,同时伴随着技术的逐渐强大,前史的哲学的技术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具有实践性和工程性的马克思和卡普的技术哲学在19世纪中叶的诞生。它们是在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实践基础上通过继承和批判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思想而产生的。技术哲学前史的思想演进历程体现了逻辑和历史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