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斯坦纳阐释运作理论视角下蒋坚松《坛经》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体现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im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坛经》记录了中国唐朝僧人慧能(禅宗第六组)的弘法机缘和讲道内容,被中国和世界佛教徒尊为“经”。它既是佛教的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典籍。然而,国内外有关《坛经》的研究却较为有限,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坛经》英译本研究则更少。随着翻译学“文化转向”的提出,译者主体性研究逐步深入。阐释学派认为“翻译即理解”,肯定译者对原作的积极解读,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深化了人们对译者重要性的认识。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乔治·斯坦纳对翻译过程创造性地提出了信任、侵入、吸收、补偿四个具体的阐释步骤,以独特的视角突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本文以乔治·斯坦纳的阐释运作理论为框架,根据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将蒋坚松翻译《坛经》的过程具体到信任、侵入、吸收、补偿四个步骤,借助实例说明译者主体性在《坛经》翻译过程中具体体现,从而揭示了译者主体性作用于翻译活动的具体过程以及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在引言部分回顾了国内外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国内外关于《坛经》及其译本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继而对阐释学和乔治·斯坦纳的阐释运作理论进行了介绍,而后探讨了译者主体性与乔治·斯坦纳的阐释运作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将蒋坚松翻译《坛经》的过程分为信任、侵入、吸收、补偿四个具体的阐释步骤,辅以译例分析,发现译者主体性贯穿于译者的整个翻译过程。在翻译《坛经》之前,蒋坚松基于对《坛经》的“信赖”,即相信《坛经》的价值与意义,确定翻译的对象。在该阶段,译者个人兴趣、翻译动机和语言文化能力是影响文本选择的重要因素。《坛经》作为中华文化的典籍,有其语言特色和特殊的文化内涵,这要求译者在“侵入”阶段突破语言和文化的阻碍,对原文本进行侵入式的理解。蒋坚松在该阶段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文化能力,成功“入侵”原文。在“吸收”阶段,译者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蒋坚松通过运用直译、意译、异化、概略化、视点转换等翻译方法和借助译语的诗歌形式与技巧实现了对原文意义与形式的“吸收”。在“补偿”阶段,为维护原作与译作之间的平衡,蒋坚松借助释义、加注、加括号、增词等翻译补偿手段,最终达到呈现完整译作的目的。由此可见,《坛经》的翻译过程是译者充分发挥主体性的过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对成功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包括《坛经》在内的典籍因其语言特色和文化内涵,译者在其翻译过程中为准确传达原作内容,更需要发挥主体性。本研究将阐释学翻译理论应用于《坛经》英译过程研究,是丰富译者主体性研究和《坛经》英译本研究的积极尝试。
其他文献
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本,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才是主体。本文论述了如何将新课改的生本思想渗透到汽车构造的备课、课件制作和课堂教学中。
本文综述了以介绍海岸规划、高铁城市、城区更新和战略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巴塞罗那模式"的规划策略,并介绍了其对巴塞罗那城市发展的重要引导作用,以期为其他历史性城市的复兴
<正>项目名称:南方科技大学实验楼业主:南方科技大学设计单位: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地点:深圳南山区西丽街用地面积:2.7 hm2建筑面积:4.8万m2结构形式:框架结构建筑层数:
目的:探索壳聚糖/亚磷酸壳聚糖海绵复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MSCs)构建的组织工程骨植入动物骨缺损处的成骨能力。方法:体外
运用赫兹接触公式对支撑球铰模型进行理论计算,然后利用ANSYS软件的APDL语言建立支撑球铰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并通过修改参数得到4种球铰模型,对每种模型分别选取不同的接触
详细介绍了内蒙古呼和浩特热电厂扩建2×350MW超临界供热机组高压给水管道的设计和布置特点。
运用文化心理学的方法 ,分析了中国当代邪教法轮功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和膜拜成因 ,信众皈依过程的心理类型 ,痴迷信众的病态幻想和妄想特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宗教
<正> 面对近现代和当代中国民族音乐的创作、民族乐队的建制、民族乐器改革的现状,不禁引起对我国音乐发展中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其中,对刘天华创造的探讨,就是笔者经常关注的
近年来,新干县认真贯彻落实吉安市提出的"全景吉安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立足资源禀赋,强化规划引领,充分发挥农业的观光、休闲、体验等功能,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走出了一条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