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其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以及居民消费结构等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刺激了能源消费的急速增长。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4.8亿吨标准煤,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同时,我国能源消费量的增长达到了全球增量的近四分之三,有限的能源资源与急速上升的能源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未来5-10年中国能源供应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因此研究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 论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并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同时还采用描述统计方法概括了我国能源消费的现状。其次,针对目前国内学者研究的不足,本文基于全国29个省(市、区)1995-2010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了资本、有效劳动投入、煤炭消费、电力消费和原油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参数面板数据模型和非参数面板数据模型,得出各变量的产出弹性以及各要素产出弹性关于各变量的逐点估计变化趋势。另外,本文将样本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建立非参数可加模型,进行了线性和非线性估计。最后,对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呈增长迅速、结构不合理及区域性差异显著的特征。(2)全国范围来看,煤炭、电力和原油消费对经济增长都具有正的显著影响;煤炭、电力和原油消费的产出弹性与各变量关系表现为倒“U”型、“U”,型、上升型和下降型。(3)分地区来看,我国东部地区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最高,且电力消费对经济的非线性影响呈正“U”型;煤炭消费产出弹性系数为负;石油消费对东部经济增长无明显影响。中部地区煤炭消费对经济的非线性影响呈倒“U”型,而电力消费和原油消费对经济影响呈正“U”型。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产出弹性系数最高,资本存量和煤炭消费对经济影响里正“U”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