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乳腺癌仍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分子亚型,约占乳腺癌的15%~20%,具有侵袭性强、发病年龄早、组织学分级高、易复发转移等特点,预后相对较差。TNBC患者预后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年龄、家族史、月经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肿瘤分期、手术方式、放疗、化疗、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生物标记物等。由于缺少内分泌和靶向治疗靶点,TNBC的治疗仍以化疗为主,治疗手段比较局限。尤其当术后TNBC患者完成辅助放化疗后,国内外指南均无相应的治疗推荐,而是以观察为主,患者常常面临被动复发的尴尬境地。因此寻找新方法以降低TNBC患者复发转移及提高晚期TNBC患者的生存率尤为关键。痰浊凝结是TNBC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化痰散结法是TNBC的重要治法之一,蒌慈散结方(LCSJ)以化痰散结为组方依据,前期研究发现蒌慈散结方(简称LCSJ)能够延长TNBC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但尚未与西医观察队列对比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通过中日友好医院病案室电子病历系统及本团队自制乳腺癌患者数据库,查找于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0日接受手术的TNBC患者病历资料,利用Excel表格记录患者姓名、病案号、联系方式、性别、年龄、家族史、肿瘤部位、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Ki-67表达、手术方式、新/辅助化疗、辅助放疗等,根据是否服用蒌慈散结方分为LCSJ队列和Non-LCSJ队列,并通过电话等随访方式获得无病生存期、总生存期等资料。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均衡两队列基线,统计两队列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期,1年、2年、3年无病生存率,中位生存期,1年、2年、3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以及LCSJ队列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睡眠状况、疲劳状况变化,并运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探索LCSJ队列患者无病生存期的预后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96例TNBC患者,其中LCSJ队列108例,Non-LCSJ队列88例,PSM处理后最终纳入124例,两队列各62例。两队列患者发病年龄均主要集中在35~45岁及45~55岁,肿瘤大小集中在T1和T2,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LCSJ队列共9例发生复发转移,Non-LCSJ队列共36例复发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LCSJ队列3个常见的复发转移部位为肺3例(33.33%)、对侧乳腺2例(22.22%)、纵膈和/或肺门淋巴结2例(22.22%),Non-LCSJ队列为区域淋巴结15例(41.67%)、肺 12 例(33.33%)、骨 12 例(33.33%)。LCSJ 队列 1 年、2 年、3 年 DFS分别为96.77%、90.32%、85.48%,中位DFS未随访到,Non-LCSJ队列1年、2年、3年DFS分别为80.66%、53.23%、41.24%,中位DFS 2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LCSJ 队列 1 年、2 年、3 年总生存率分别为 100.00%、100.00%、98.31%,Non-LCSJ 队列 1 年、2 年、3 年总生存率分别为 100.00%、95.16%、90.05%,LCSJ 队列优于Non-LCSJ队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但两队列均未随访至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LCSJ 队列 1 年、2 年、3 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 1.64%、3.31%、5.07%,Non-LCSJ 队列 1 年、2 年、3 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 14.91%、29.83%、44.52%,LCSJ队列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Non-LCSJ队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LCSJ队列1年、2年、3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61%、6.59%、9.96%,Non-LCSJ队列1年、2年、3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8.58%、25.55%、34.87%,LCSJ队列远处转移率明显低于Non-LCSJ队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亚队列分析方面,LCSJ队列在45~55岁年龄段的3年无病生存率明显高于Non-LCSJ队列(94.74%vs 27.27%,P<0.00);LCSJ队列在Ki-67高表达人群(>30%)中的3年无病生存率明显高于Non-LCSJ队列(86.79%vs 39.82%,P<0.00);LCSJ队列在T1、T2两个亚队列中的3年无病生存率均高于Non-LCSJ 队列(78.26%vs54.47%,P=0.03;89.65%vs34.48%,P<0.00);LCSJ队列在NO、N3两个亚队列中的3年无病生存率明显高于Non-LCSJ独立(97.22%vs 48.14%,P<0.00;50.00%vs0%,P=0.04);LCSJ 队列 Ⅰ 期、Ⅱ 期、Ⅲ 期 3 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 93.33%、83.87%、66.67%,Non-LCSJ 队列分别为 43.42%、41.38%、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0;P=0.04);在接受改良根治术、保乳术、接受新辅助化疗、接受辅助化疗等亚队列中,LCSJ队列的3年无病生存率均高于Non-LCSJ队列(P<0.05)。LCSJ队列单因素分析发现,区域淋巴结阴性组的3年无病生存率高于区域淋巴结阳性组,是预后影响因素,而年龄、家族史、Ki-67表达情况、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放化疗等对LCSJ队列的3年无病生存率无明显影响(P>0.05)。LCSJ队列患者干预1年、2年后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睡眠情况、疲乏情况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与Non-LCSJ队列相比,LCSJ方能够明显改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1年、2年、3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期,区域淋巴结阴性是3年无病生存率的预后因素。LCSJ方能提高TNBC患者生活质量,包括改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改善疲劳。鉴于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并存在部分数据缺失的情况,因此仍需要进一步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或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