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带血管蒂回肠移植已应用于多种外科替代手术之中,例如阴道、膀胱、输尿管成形等。尤其是带血管蒂回肠移植阴道成形术应用于临床已经取得满意的效果。移植回肠段为阴道再造提供了良好的腔穴衬里。外科手术需要选取转移回肠段,就解剖特点而论,距回盲部20cm处的回肠段最靠近骨盆腔,转移肠段的系膜位置低,可在不影响血供的情况下将移植肠段纳入人工阴道腔穴,且靠近腹前壁,易于分离,在此处可选取长约15-18cm有独立动、静脉供给的回肠段,而不会影响邻近回肠的血供,其远端回肠由回、结肠动脉供给,近端回肠由其余的回肠动脉供给。肠段代阴道是以肠系膜血管为蒂切取一段肠管经下拉转移再造阴道衬里,肠系膜血管为影响血管蒂长度及走向的重要因素。回肠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行于肠系膜内,分支动脉弓,最后以直管动脉自系膜缘处进入小肠壁。肠系膜内丰富的血管弓保证回肠在处于不同位置时的血液供给,使血液能均匀地进入肠壁。肠系膜上动脉从其左侧壁发出若干空、回肠动脉,空、回肠动脉的支数变动范围较大,小肠动脉弓的级数从空肠始端到回肠末端呈现由少到多,继而又出现逐渐减少趋势。临床上,在部分阴道成形术的患者中,尤其是变性手术(男-女)及两性畸形的患者,由于男性骨盆相对狭长,肠系膜牵拉一定程度上仍影响移植肠段的下拉,或造成再造阴道向内退缩,影响手术效果。在手术改进操作中,关于移植肠段供血动脉、有效动脉弓交通关系及血液供应范围尚未细载,不能满足外科手术的需要。尤其近年来以回肠为替代的器官移植和回肠自身移植手术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对空、回肠血供资料提出了更高、更精确、更全面的要求。本实验立足于回肠血管弓交通供血的特征,拟截断不同分级的分支血管,观测肠段供血的特征,进一步验证回肠供血血管是否可以在截断一部分分支后仍可保障移植肠段的血液供应。目前国内外对此方法的研究尚未有实验基础,狗、猪等大动物实验模型亦未建立,并且对术中、术后和替代段肠管的组织学变化等报道不多。本实验首先对人尸体小肠标本行血管红色乳胶灌注,观察末段回肠血管分支、分级及分布情况。通过家兔肠道与人体的对比,回肠血管弓分支、分级和人体相似,结合现有条件选用普通家兔作为实验动物。建立了结扎不同回肠血管分支的动物实验模型,根据保留血管蒂支数与截取肠段长度不同分为两种,从回肠血管一级至三级逐级结扎血管建立不同模型对比研究,即时及术后动态观察移植肠段存活和通畅情况。并且在显微镜下观察肠组织形态学变化,进而得出组织病理学结论。同时,根据结扎的血管不同,可得出不同的肠段向会阴部牵拉增加长度的不同,术中严格测量,得出数据,对比研究得出在不影响血液供应的前提下血管蒂可延伸的最大距离。本实验从动物实验的角度探讨回肠血供特征及血管蒂延长方法,为临床外科手术改善提供实验依据。根据前期研究结果,将回肠血管蒂延长方法应用于临床手术中,在1例回肠代阴道手术中应用成功。研究目的:面对临床手术中肠系膜牵拉影响移植肠段的下拉,或造成再造阴道向内退缩的问题,在对人体末段回肠解剖学研究后,设计动物实验,建立结扎不同回肠血管分支的动物实验模型,即时及术后动态观测移植肠段存活和通畅情况,从动物实验的角度探讨回肠血供特征及血管蒂延长方法,为临床外科手术改善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新鲜小肠与尸体小肠标本各1具,红色乳胶灌注肠系膜血管,解剖观察回肠末段供应血管走形、分支等特点;家兔24只,体重2-2.5kg,随机分组,分为单蒂组与双蒂组,单蒂组包括A、B、C组,A、B组为实验组,C组为对照组,双蒂组包括D、E、F组,D、E组为实验组,F组为对照组。麻醉、固定、备皮、切口选取等均相同,实验组对移植肠段蒂部血管分支结扎处理不同,对照组保留完整移植肠段蒂部血管弓,即时观察移植肠段血运变化,并于腹部造瘘,术后7天动态观察造瘘口组织存活情况。并于观察结束时取造瘘口(即移植肠段末端)组织行HE染色,读取病理切片结果;应用动物实验中结扎回肠血管延长有效血管蒂的方法实施临床病例1例。研究结果:根据对两例标本解剖学观察,结合文献记载,回肠末端第1-4支血管分级为2-3-3-3,人体与实验动物家兔回肠末端各支血管分级分支相似。动物实验:1、肠段测量数据:包含一支完整血管弓的肠段长度约为6.6±0.1cm,包含两支的约为13.5±0.5cm。移植肠段向下拉伸延长长度A组为3.4±0.3cm,B组为2.7±0.3cm,D组为6.2±0.3cm,E组为4.0±0.5cm;2、肠段血运即时观察:单蒂组血管结扎后30分钟,各组动物肠段颜色未见明显改变,肠段整体颜色红润,结扎血管侧肠段末端观察小血管搏动存在。血管结扎后45分钟,A组肠段从远端至近端颜色逐渐变暗红,结扎血管侧肠段末端小血管搏动减弱,其余2组肠段颜色未见明显改变,末端肠段小血管搏动存在。双蒂组血管结扎后15分钟,各组动物肠段颜色未见明显改变,肠段整体颜色红润,结扎血管侧肠段末端观察小血管搏动存在。血管结扎后30分钟,D组肠段从远端至近端颜色逐渐变暗红,结扎血管侧肠段末端小血管搏动变弱,其余2组肠段颜色未见明显改变,末端肠段小血管搏动存在。A、D组移植肠段颜色改变明显,末端小血管搏动逐渐变弱,短期观察证明A、D组肠段血供较差。B、E组与对照组结果相似,短期观察肠段血供未见明显异常;3、造瘘口观察:各组每只动物均存活7天以上,单蒂组:A组动物第1天造瘘口肠组织颜色暗红,提示血运不良,第4、第7天观察肠组织紫黑,提示坏死,B、C组造瘘口肠组织变化与造瘘口分泌物情况相似,肠组织颜色红润,造瘘口渗出分泌物呈黏液样,颜色透明,提示B、C组肠段未有明显坏死。双蒂组:D组动物第1、4、7天观察造瘘口肠组织紫黑,提示明显坏死,E、F组造瘘口肠组织变化与造瘘口分泌物情况相似,肠组织颜色红润,造瘘口渗出分泌物呈黏液样,颜色透明,提示E、F组肠段未有明显坏死。造瘘口肠段组织常规HE染色提示:A、D实验组组织坏死,B、E实验组与C、F对照组组织存活。研究结论:带1支血管蒂的移植回肠肠段结扎远端1支二级血管肠段可存活,移植肠段向下拉伸延长长度为2.7±0.3cm;带2支血管蒂的移植回肠肠段结扎远端1支一级血管肠段可存活,移植肠段向下拉伸延长长度为4.0±0.5cm。同时,结扎带1支血管蒂移植回肠肠段的一级血管及带2支血管蒂移植回肠肠段1支一级血管和1支二级血管不可保障肠段存活。动物实验证明经过离断回肠分支血管,可达到延长肠段到达阴道再造替代治疗部位的距离。采用此方法对1例临床病例实施手术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