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一个弱质产业,农业的重要作用和其特殊性质决定了政府财政必须对农业给予支持和保护。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农业用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8.55%,而农业中又以种植业为主导,兼有畜牧业的特点。云南省75%的国民收入、70%的财政收入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农业。可见,农业在云南省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云南省又属边疆地区和民族地区,农业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约束明显,对农业自然灾害的承受力较弱。在此次旱灾面前,云南省农村水利建设的滞后性更是充分暴露。因此,财政支农显得更为重要。
作为扶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财政支农一直受到国家重视,但如何使有限的资金更加合理利用,如何使财政支农的效益进一步提高,成为了关键。针对上述情况,我选择云南省财政支农的绩效研究为题,从公共财政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农业投资理论入手,依据云南省1985至2006年相关统计数据,在对财政支农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评价云南省财政支农的绩效,探讨财政支农的运行特征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试提出改进和完善云南省财政支农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