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脑血管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CV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缺血性卒中发病率约占全部脑血管疾病的70-80%,是导致人类残疾和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常见的后遗症包括肢体瘫痪、感觉异常、言语障碍等。对于急性脑梗死我们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地诊断,如今,我们更加关注评价患者肢体功能损伤程度和临床恢复情况。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可以对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的损伤情况提供丰富的信息。在此研究中,我们探索通过DTI获得的相关信息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损伤情况的关系,以期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评估带来新的曙光。材料及方法1.我们观察了从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因急性脑梗死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从中选取了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既往无神经系统疾病的42名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个人资料、既往病史等情况。2.分别在发病72小时、12周内对所有患者进行包括DTI序列的核磁共振成像。在脑白质的多个部位进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的测量。同时,我们在中脑大脑脚中五分之三处做一标记,以此为起点,进行皮质脊髓束成像。根据梗塞灶与皮质脊髓束的位置关系,我们将CST分为3级,CST-1级:皮质脊髓束轻度受损;CST-2级:皮质脊髓束中度受损;CST-3级:皮质脊髓束重度受损,据此可将全部患者分为3组。我们在多个时间点:入院时、发病第一周、第四周、第十二周内,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根据患者发病3个月时的NIHSS评分,我们又可以把患者分为2组,NIHSS-1组:神经功能轻度受损;NIHSS-2组:神经功能中度受损。3.将所得数据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我们以患者梗塞灶对侧作为对照,发现患者梗塞灶的FA值、ADC值均较对照侧明显下降(FA值0.49±0.14,p<0.001;ADC值0.76±0.13,p<0.001),说明根据所测FA值、ADC值可以为脑梗塞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从患者起病至12周时,患者的NIHSS评分逐渐下降,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了改善(CST-1组不同时间点NIHSS评分的平均秩次:入院时4分,1周时4分,1月时1分,3月时1分;CST-2组不同时间点NIHSS评分的平均秩次:入院时5分,1周时6分,1月时3分,3月时2分;CST-3组不同时间点NIHSS评分的平均秩次:入院时18分,1周时16.5分,1月时16分,3月时12分)。NIHSS-1组与NIHSS-2组比较,FA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IHSS-1组FA值:0.30±0.12,NIHSS-2组FA值:0.14±0.09,p<0.001)。ADC值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NIHSS-1组ADC值:0.47±025,NIHSS-2组ADC值:0.52±0.16,p=0.82)。通过秩和检验,患者的r FA值与NIHSS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r FA平均秩次49.05,NIHSS评分平均秩次29.95,p<0.05;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与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等级有统计学差异(CST-1组平均秩次8.96,CST-2组平均秩次22.15,CST-3组平均秩次34.75,p<0.001)。最后,我们将与患者发病3个月时的NIHSS评分相关的FA值,r FA值,CST的损伤程度作为预测因子,代入回归方程中综合分析,而仅有CST损伤等级进入了最终的回归方程,OR值为46.64,说明CST的损伤程度对于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结论通过DTI获得的FA值,r FA值可以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这方面还值得进一步深入地研究。此外,毫无疑问地是皮质脊髓束的损伤程度可以预测病患个体的恢复潜能,从而为制定最佳的神经康复计划提供理论依据。然而,在此研究中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ADC值与患者的预后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