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斜井管片衬砌结构受力分析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Q865739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煤炭能源消耗量逐年增长,许多煤矿已进入深部开采阶段。采用安全高效的TBM施工工法,以斜井形式快速进入开采工作面已成为目前深部煤矿开采的首选方案。在深部高地应力软岩中采用TBM工法修建煤矿斜井时,如何有效地减小作用在管片衬砌上的塑性形变压力及保证隧道在具有显著蠕变效应的软岩中的长期安全性,成为斜井设计和施工中的关键难题。本文以神华新街台格庙矿区TBM工法长距离试验斜井工程为依托,结合煤炭联合基金项目《复杂条件下TBM(盾构)修建煤矿巷道(斜井)的衬砌结构设计基础理论》,针对斜井"大埋深、软弱围岩"的特点,分别开展深埋软岩隧道基于应变软化模型的弹塑性分析、TBM施工合理灌浆滞后距离以及蠕变效应下的长期安全性研究,以期为单护盾TBM过软岩段施工难题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应变软化模型,推导得到深埋圆形巷道受非轴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围岩位移、应力及塑性区范围的解析解。结果表明,应变软化模型的塑性区半径大于理想弹塑性模型的结果,但两者塑性区的分布规律一致。在此基础上,利用FLAC3D内置应变软化模型模拟隧道围岩,研究不同程度的粘聚力软化、内摩擦角软化及剪胀角软化对隧道开挖支护后的围岩位移、塑性区范围和管片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软化程度的加大,围岩位移、塑性区范围及管片应力均有所增大,从而说明对深埋软岩隧道,考虑岩体的应变软化效应是十分必要的。(2)借助FLAC3D内置应变软化模型模拟隧道围岩,对采用管片预留可压缩层支护施工工艺的单护盾TBM开挖和支护隧道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围岩位移和管片应力随豆砾石层灌浆滞后距离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随豆砾石层灌浆滞后距离的增大,围岩位移逐渐增大,而管片应力逐渐减小。在此基础上,以管片第一主应力最大值开始小于管片混凝土设计强度时的滞后距离为最短滞后距离,以围岩位移增长速率明显减小时的滞后距离作为合理滞后距离,由此确定了不同埋深情况下的豆砾石层合理灌浆滞后距离。(3)采用FLAC3D内置Burgers黏弹塑性蠕变本构模型,对大埋深软岩隧道长期蠕变效应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在不同埋深、不同侧压力系数情况下的煤矿斜井,在建成100年内围岩位移和管片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研究隧道的长期安全性。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虽然对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隔板贯通节点承载力及抗震性能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实例仍然缺乏。为能够更加明确地评价该类节点承载力及抗震性能,有必要对该类节点补充试
为填补基建项目快速建设所造成的政府财政缺口,国家从2013年开始采取一系列政策来推广PPP项目。虽然PPP模式将社会资本引入到了公共项目,能够在短期内减少政府在公共项目上的投资,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但对于准经营性PPP项目来说,项目的运营收益无法使社会资本获得合理的利润,因此需要政府额外提供财政资金用于项目的可行性缺口补助。由于PPP项目的周期较长,财政支出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且这些因素经常
学位
近年来,高层建筑结构和桥梁隧道工程得到了大力发展,高强混凝土因其强度高、耐久性好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高强混凝土存在韧性和高温性能差的缺陷。研究表明,掺加聚丙烯纤维
近年采,随看建筑行业的发展,高性能混凝土已在建设工程中被广泛应用,而矿物掺合料是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分。相关研究表明:适量的粉煤灰、矿粉、硅灰和石灰石粉
针对目前饮用水源污染现状,调查研究了国内外水体修复和水质改善技术进展,并根据引黄水源水质特点选择适合的修复技术。采用人工水草和悬浮球两种生态载体进行自然挂膜,利用生物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兴盛,为满足建筑行业得需要,现代建筑对结构高度与造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促使了一些新型建筑结构体系的出现。高层建筑斜交网格筒结构是一种新型的高层结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相比,由于配置了较多的型钢,承载能力有明显提高,轴压比限值可以放宽,抗震性能明显优越。但是,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较传统的矩形柱而言,受
随着空间网格结构的形式复杂化,跨径更大化,质量轻型化,厚度趋薄化,结构整体刚度趋柔变弱,风荷载往往成为结构设计中的控制荷载,结构的风致振动问题日渐突出,尤其是在风荷载
现有的建筑由于钢筋锈蚀、材料老化、超负荷使用、自然灾害等引起的结构性能劣化,每年都带来巨额的修复加固费用。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各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纤维增强复合
臭氧活性炭技术是一种较为常用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它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氨氮。本课题依托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422-004)子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