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西地区海相地层天然气资源潜力巨大,但勘探程度很低,主要与碳酸盐岩储层的特性有关。川西碳酸盐岩储层埋深大,分布发育的受控因素多,且储层类型较多,具有极为明显的非均匀性。这些因素极大地加大了储层预测和评估的难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出一套能有效针对川西海相碳酸盐岩储层进行储层地震预测的方法,严重阻碍了川西油气勘探的进一步发展。川西碳酸盐岩储层为复杂非均匀性储层,但其沉积特征和地球物理响应特征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针对川西海相碳酸岩盐储层的特点,从其沉积特征和地震相特征入手,综合运用石油地质学、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对研究区域进行地层构造解释和沉积相研究,建立沉积相与地震相的关系,划分出储层发育的有利相带;再利用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相特征,结合地震属性提取和地震相分析技术预测储层的分布规律,以期提高利用地震资料预测碳酸盐岩储层的精度和可靠性。本文选用的地震资料为中石化提供的覆盖整个川西区域的21条二维测线和三块连片三维工区。研究表明,川西地区在二叠纪—中三叠世主要发育镶边台地沉积体系,其沉积模式与塔克碳酸盐岩沉积模式有很好的对应性,主要发育有蒸发台地、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生物礁、台地边缘浅滩、斜坡、陆棚。通过储层类型及受控因素分析,指出台地边缘、开阔台地、局限台地水体较浅,水动力强,是礁滩发育的有利相带;而只有古地理高地上沉积的礁滩才可能因早期暴露遭受到大气淡水淋滤作用和白云岩化作用的改造,因此位于礁滩发育有利相带中的古地理高地宜于发育良好储层,是寻找大中型油气藏的有利区域。在这些有利区域,利用礁滩的典型地震特征寻找礁滩储层可以提高储层预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同时再利用分频处理和地震相分析技术加以对比验证,最终圈定出可能礁滩储层的空间展布。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主要发育开阔台地和混积朝坪—局限台地相,在马井—郫县、中江、绵竹等地可能发育有生物礁。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主要发育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相,在北川—江油、绵竹、大邑等地可能发育有鲕粒滩。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一、二段主要发育开阔台地和开阔—局限台地相,在汉旺—安县—中江—马井、大邑等地发育有台内浅滩;嘉陵江组三、四、五段主要发育局限—蒸发台地相,在德阳—马井、绵阳、绵竹、汉旺—江油等地发育台内浅滩。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一、二段主要发育台地边缘和局限—蒸发台地相,在绵竹—什锦、汉旺—江油、大邑等地发育台缘浅滩;雷口坡组三、四段主要发育台地边缘和局限—蒸发台地相,在汉旺—江油、大邑、马井发育台缘浅滩。综上所述,利用上述方法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礁滩储层的分布,对研究区内的储层分布特征做出初步评价,为钻井部署提供证据,达到指导川西海相油气勘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