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将改造后的GFP(super-fold GFP,简写为sfGFP)作为三分子荧光互补方法的基础,通过应用多种GFP结合蛋白,观察其对荧光互补的影响,筛选并验证可强化荧光互补作用的GFP结合蛋白,优化GFP三分子荧光互补技术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方法: 1.绿色荧光蛋白筛选:细胞转染实验检测,选取野生型GFP(EGFP)与结构改造后的superfolderGFP(sfGFP)相比下,荧光强度的差异。 2.构建我们自己的三分子荧光互补技术体系:将sfGFP拆分为三部分(GFP1-9,GFP10和GFP11),建立GFP三分子荧光互补作用的实验体系。 3.GFP结合蛋白的筛选:利用多种GFP结合蛋白在细胞水平对GFP三分子荧光互补作用进行检验,筛选出可强化荧光互补作用的GFP结合蛋白;通过GFP结合蛋白与重组装的GFP共定位,探索GFP结合蛋白是否可以结合到三拆分后重新组装的GFP上去;再通过体外实验对细胞实验结果进行验证;最后通过GFP结合蛋白与GFP的结合实验,发现GFP结合蛋白与GFP的结合位点。 4.共聚焦研究GFP重组装的定位能力:以LNMB1为研究对象使用共聚焦显微镜研究重新组装的绿色荧光是否与具有特征性定位的蛋白位置相同。 5.GFP三分子荧光互补技术的衍生:将三分子互补技术拓展到五分子互补,并进行检验。 结果: 1:通过细胞实验得出sfGFP比野生型EGFP具有更强的荧光,推断sfGFP更加适合用于研究。 2.成功构建GFP三分子荧光互补技术体系,三拆分后的GFP可以通过相互作用的蛋白牵引,重新组装得到绿色荧光。 3.发现了三种GFP结合蛋白,DARPin-GFP、GFP-enhancer和NbsfGFP能够在细胞中对三拆分后的GFP重组起到2-4倍的加强效果;GFP结合蛋白与GFP可共定位,推论出,是GFP结合蛋白的直接结合导致GFP荧光强度增强,而排出其它增强因素;体外实验进一步证实了细胞实验结果;而且也揭示了GFP结合蛋白与GFP结合部位与GFP10-11这段结构有紧密联系。 4.激光共聚焦观察,结果未发现重新组装的GFP定位到具有特征性的核膜(LNMB1)上,猜测,也许是实验细胞选取或者是融合蛋白的顺序影响了实验结果。 5.GFP三分子荧光互补衍生成5个分子,无荧光,或许是蛋白较多,空间位阻效应较严重,阻碍了GFP重新结合成完整的荧光分子。 结论: 通过荧光对比,我们锁定了荧光强度较高的绿色荧光蛋白sfGFP,以它为基础成功的构建了三分子荧光互补技术模型,并成功筛选了3种对GFP三分子荧光互补技术具有加强效果的GFP结合蛋白,通过体外实验验证了这三个GFP结合蛋白、探索了GFP结合蛋白与GFP的结合位点,将其应用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可能提高检测的效率和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