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聚集乡村贫困问题研究——以扎赉特旗巴彦乌兰苏木为例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eng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民生活福祉有了极大的提高,贫困人口逐年稳步下降。2012年11月召开了党的十八大会议,提出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然而,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不仅存在,局部地区的贫困问题还较为突出。因此,消除贫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极为紧迫和重要的战略任务。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即是现实的重大政策问题,也是经济及社会研究关心的理论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已成为民族经济学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是民族经济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少数民族聚居乡村-扎赉特旗巴彦乌兰苏木作为研究案例对象。全文在吸收借鉴民族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该区域贫困人口构成、贫富差距与消费类型等角度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从经济性原因和非经济性原因视角对该苏木贫困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多年来政府主导的巴彦乌兰苏木的反贫困工作进行梳理与分析。其中运用基尼系数和恩格尔系数对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数量分析,提出了巴彦乌兰苏木的贫困规模大,贫困程度深这一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反贫困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各项分析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结合当地的相关对策建议。  本文由绪论、扎赉特旗巴彦乌兰苏木的贫困现状、贫困成因、反贫困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及结论等主要内容组成。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蒙古族聚集的扎赉特旗巴彦乌兰苏木贫困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梳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内容。  第二章主要立足于扎赉特旗巴彦乌兰苏木贫困规模和贫困程度,运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基尼系数和恩格尔系数等三个指标描述了蒙古族聚集乡村的贫困现状。  第三章对巴彦乌兰苏木贫困现象背后的经济性原因和非经济性原因等进行深入研究,并选用了经济模型,对贫困原因进行进一步量化分析。  第四章主要介绍反贫困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从贫困地区的自我开发能力,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就业率,人力资源开发,扶贫机制和政策角度入手提出了解决蒙古族聚集乡村贫困问题的若干对策建议。  结论部分对全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做了概述。
其他文献
H SE单位组织大检修现场摄影赛,有幅初评为一等奖的图片却因一细节问题被取消了参赛资格,原因是检修现场作业人员虽身着工装,也戴有安全帽,但安全帽的下颌带没有系上。由此细
以回族为代表的穆斯林社会在发展变迁过程中,其具有伊斯兰教特征的文化传统在不断适应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过程中经历了冲突、交流与融合,最终形成了多种兼具中国与地方特色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民族地区由于受地理位置或者经济条件的制约,渐渐沦为“落后”地区的代表。为了帮助这些地区获得发展,各级政府开始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调查我们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牧区经营体制的创新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涌现了大量的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由于这些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畜牧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