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卵巢上皮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在早期多无特异性症状且缺乏有效的诊断方法,超过7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导致卵巢上皮癌患者死亡率极高[1,2]。虽然卵巢上皮癌的发病机理还不完全清楚,但是研究已经表明卵巢上皮癌患者存在肿瘤抑制基因p53,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PTEN),乳腺癌易感基因1/乳腺癌易感基因2(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gene2, BRCA1/BRCA2),原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鼠Kirsten肉瘤病毒致癌基因(Kirsten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KRAS)、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 PI3K)等基因的改变,从而影响卵巢上皮癌的易感性[3,4]。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虽然是最常见、最简单的基因序列改变,但是人体表型差异、对疾病的易感性和对药物的敏感性差异都与之相关[5]。因此,研究基因的SNP位点,将有助于发现卵巢上皮癌的易感人群,并有利于卵巢上皮癌的早期诊断、个体化用药及基因的靶向治疗。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1, APE1)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蛋白,不仅在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 repair, BER)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可以调控基因转录,并参与细胞凋亡[6]。APE1不但在卵巢正常组织和卵巢上皮癌组织中存在差异性表达,也在铂类敏感和耐药的卵巢上皮癌细胞和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7,8]。另外,许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APE1基因的SNP位点与多种癌症的易感性相关[9,10]。那么,APE1基因的SNP位点与卵巢上皮癌易感性是否相关及如何关联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首先以卵巢上皮癌细胞株为研究对象,检测APE1基因中SNP位点在各细胞株中的分布差异,筛选出有研究价值的SNP位点用于下一步实验;其次,通过对84例卵巢上皮癌患者及126例健康妇女进行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在中国西北地区汉族妇女中APE1基因的SNP及其联合作用与卵巢上皮癌易感性的关系。研究目的1.分析APE1基因SNPs在5种卵巢上皮癌细胞中的分布差异,并筛选出有研究意义的SNP位点,为临床病例对照实验打下基础。2.通过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探索APE1基因SNPs与卵巢上皮癌易感性的关系。研究内容1.结合HapMap数据库和dpSNP数据库,选择进入实验的SNP位点。2.以卵巢上皮癌顺铂敏感细胞株A2780、SKOV3,顺铂耐药细胞株A2780/DDP、SKOV3/DDP和低转移细胞株HO-8910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取各细胞基因组DNA,PCR扩增各位点目的产物,PCR产物直接测序检测各位点在细胞株中的分布差异,序列解读采用Chromas2软件分析,并结合HapMap数据库和dpSNP数据库筛选出SNP用于下一步实验。3.收集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中84例卵巢上皮癌患者及126例健康妇女的外周静脉血,提取血液基因组DNA后应用PCR扩增及直接测序法检测每个研究对象APE1基因rs1760944和rs1130409位点的基因型。通过Chromas2软件阅读基因序列,并结合DNAMAN V6软件比对基因序列,对测序结果的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以Student-t检验分析病例和对照组的人口学基本特征;对对照组和病例组进行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检验;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rs1760944与rs1130409两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分布的差异;对各位点基因型与卵巢上皮癌风险的关联性分析,用相对风险度的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表示;对病例组和对照组各位点基因型根据年龄、初潮年龄、孕次、产次、绝经状态进行分层分析,观察在各亚层中各位点基因型与卵巢上皮癌易感性的关系;对病例组根据病理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进行分层分析,以观察在各亚层中各位点基因型的分布差异;为进一步探讨两位点之间相互作用与卵巢上皮癌易感性的关系,对病例组和对照采用PHASE2.1软件进行单倍体分析。所有的统计学分析均为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根据目前HapMap数据库和dpSNP数据库报道的在中国汉族人群中APE1基因各SNP位点的分布特点及其相互关系,选择rs1760944、rs1130409、rs2307486进入实验。2.测序结果分析发现rs1760944在细胞株A2780、A2780/DDP、SKOV3和HO-8910中均为GG基因型,在SKOV3/DDP中为TT基因型。rs1130409在细胞株A2780和A2780/DDP中基因型均为TG,在HO-8910、SKOV3、SKOV3/DDP中均为TT。rs2307486在各细胞株中基因型均为AA。提示:rs1760944和rs1130409两位点在5株细胞中存在多态性变化,而rs2307486不存在多态性变化,因此,选择rs1760944和rs1130409进入临床病例对照研究。3.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年龄、初潮年龄、孕次、产次、是否绝经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各位点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病例组:Prs1760944=0.074, Prs1130409=0.371;对照组:Prs1760944=0.386, Prs1130409=0.241)。4.rs1130409的TG/GG基因型相对于TT基因型,等位基因G相对于T可以降低卵巢的患病风险(TG与TT相比:aOR=0.468,95%CI:0.235-0.934;GG与TT相比:aOR=0.229,95%CI:0.105-0.500; G与T相比:aOR=0.678,95%CI:0.348-0.741)。但是,本研究没有发现rs1760944多态性与卵巢上皮癌易感性相关。5.在分层研究中发现,在年龄≥50岁(aOR=0.756,95%CI:0.611-0.935),初潮年龄≥15岁(aOR=0.672,95%CI:0.514-0.880),孕次≥3次(aOR=0.629,95%CI:0.466-0.848),产次≥3次(aOR=0.655,95%CI:0.464-0.925和已绝经妇女(aOR=0.769,95%CI:0.618-0.957)中,rs1130409的TG/GG基因型相对于TT基因型对卵巢上皮癌的保护作用更加明显,但是各基因型在临床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的分层分析中不存在分布差异。rs1760944多态性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人口学基本特征变量的分层研究中未发现与卵巢上皮癌易感性相关;在对病例组临床基本特征变量进行的分层分析中也未发现各基因型存在分布差异。6.在单倍体研究中发现4种单倍体存在分布差异;并且与T-T单倍体相比, T-G和G-G单倍体都会降低卵巢上皮癌的患病风险,而G-T单倍体未发现与卵巢上皮癌患病风险相关。研究结论1.APE1基因rs1130409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卵巢上皮癌易感性相关,但是本研究未发现rs1760944位点的多态性与卵巢上皮癌易感性相关。2.rs1130409位点TG/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分别相对于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可以降低卵巢上皮癌的患病风险;这种保护作用在年龄≥50岁,初潮年龄≥15岁、孕次≥3次、产次≥3次和已绝经妇女更加明显。rs1130409各基因型在临床分期和是否有淋巴转移各亚层中不存在分布差异。3.rs1760944多态性在年龄、初潮年龄、孕次、产次、是否绝经各亚层的分析中没有发现与卵巢上皮癌易感性相关;各基因型在临床分期和是否有淋巴转移各亚层中不存在分布差异。4.单倍体分析发现,4种单倍体在中国西北地区汉族妇女中存在分布差异;并且当rs1130409位点由T→G时,不论rs1760944位点为T还是G,都会降低卵巢上皮癌的易感性。这提示,rs1130409多态性变化更能影响对卵巢上皮癌易感性,rs1760944与rs1130409可能不存在明显的关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