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12种识别6个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BglⅡ、EcoRⅠ、EcoRⅤ、HindⅢ、KpnⅠ、PstⅠ、PvuⅡ、SacⅠ、SalⅠ、ScaⅠ和XhoⅠ对13头蒙古牛进行了线粒体DNA的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研究其起源、分化和种群遗传结构,并与已知的日本和牛的mtDNA-RFLP结果(Watanabe等,1985)进行比较,以初步探讨其亲缘关系。在蒙古牛中BamHⅠ、BglⅡ、HindⅢ、PstⅠ和SacⅠ 5种酶的酶切类型存在多态性,共检测到31个酶切位点,17种限制性态型,归结为3种线粒体DNA单倍型。单倍型Ⅱ和Ⅲ(蒙古牛的基本单倍型)在蒙古牛2个地方群体中分布频率较高,分别为46.15%和46.15%,单倍型Ⅰ分布频率较低(7.69%)。蒙古牛的Ⅱ、Ⅲ两种单倍型属于普通牛型,Ⅰ单倍型属于瘤牛型。日本和牛相应的11种内切酶分析中只有1种酶(HindⅢ)的酶切类型存在多态,共出现34个酶切位点,13种限制性态型,归结为2种线粒体DNA单倍型(单倍型Ⅳ和Ⅴ)。在日本和牛中单倍型Ⅴ(日本和牛的基本单倍型)所占比例较大(71.43%),单倍型Ⅳ只占28.57%。利用Nei氏公式计算了各基因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P、群体遗传多态度值以及各群体间的净遗传距离,结果显示日本和牛和蒙古牛2个基本单倍型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610%,2.703%,说明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按照哺乳动物mtDNA碱基突变率每百万年2%计算,单倍型Ⅱ和Ⅲ(遗传距离为0.478%)所代表的蒙 蒙古牛和日本和牛遗传多态性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古牛群体之间的分化时间大约24万年,这比人类驯化牛10000的历史要久远得多。I单倍型和11、m两种单倍型(遗传距离为1.467%,1.83870)所代表的牛群体之间的分化时间大约73万年至92万年前。蒙古牛不同群体中三种单倍型的分布频率有差异,以单倍型n为限制性态型的母系祖先对乌珠穆沁地区蒙古牛群体的形成遗传贡献较大,而对锡林浩特市附近地区的蒙古牛而言,单倍型m所代表的母系祖先的遗传贡献较大。按照哺乳动物mtDNA碱基突变率每百万年2%计算,两个蒙古牛群体(净遗传距离为0.2831%)的分化时间大约为14万年前。本研究中蒙古牛各基因单倍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P值)为0.0126,mtDNA核昔酸歧异度(二值)为0.219%,处于被认为是较低的范围内(0 .15%一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