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中日古典戏剧中共同出现过的王昭君形象作为研究对象,以元杂剧《汉宫秋》和能乐《昭君》为例,细致地分析和比较了王昭君形象在中日两国古典戏剧中的异同,并且结合两国的文学传统和文化心理,分析了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对王昭君形象构建的影响。第一章,首先简要梳理了昭君故事在中日两国戏剧形式诞生之前的发展流变,通过梳理可以看出,昭君故事的模式是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成熟起来的,并且从思想内容上逐渐发生了变化,由怜悯昭君坎坷的身世发展为歌颂她为国家和民族牺牲个人利益的壮举,而日本古典文学更多地注重昭君故事中个人情感的悲剧,鲜少与政治主题相联系,维持了昭君柔美哀怨的气质形象。其次从叙事方式和悲剧构成两个方面分析了元杂剧《汉宫秋》和能乐《昭君》之间情节的异同,指出两部作品均是对各自国家昭君题材文学创作模式的继承和发展。第二章,从明确人物身份的戏剧线索,凸显人物性格的参照体系以及深化人物内涵的意象使用三方面入手,结合文本及舞台装束分析和对比了元杂剧《汉宫秋》和能乐《昭君》中王昭君形象的异同。两部戏剧虽然都将王昭君刻画为具有纯洁品格的正面形象,但是元杂剧《汉宫秋》更加注重昭君形象在现实社会中的伦理意义,注重以“善”来凸显她的“美”,以投江自尽的结局强化了王昭君至善至刚的品格特征;日本能乐《昭君》则是将昭君形象放置在亲情线索中,让她在结尾处作为“人情”的化身,以超自然的灵魂形象出现,赋予了昭君娴静脱俗的“美”,刻画出至柔至真的昭君形象。另外,在本章第三节中概括性地列举了昭君形象在中日其他古典戏剧中的体现。由此可以发现,后世昭君戏中塑造的昭君形象大多沿袭并发展了《汉宫秋》中所构建的形象的元素,不断丰富着昭君形象的艺术内涵;日本的涉及昭君题材的其他古典戏剧大多是截取昭君形象或昭君故事中的部分因子来构建全新的情节内容,基本维持了昭君形象在日本古典文学中柔弱哀怨的一贯风格。第三章,主要针对以上两章总结出的王昭君形象在元杂剧《汉宫秋》与能乐《昭君》中的差异,本章分别从戏剧生产者的创作观念和戏剧消费者的接受心理两方面论述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创作观念的差异主要来源于文学创作的传统和作品产生时作者所处时代环境的差异,中国古典戏曲“以善为美”的创作观念与日本古典戏剧“以情为美”的创作观念间的差异是王昭君形象在两国戏剧中体现出的不同性格特征的根本来源,而元杂剧与能乐面对的不同观众群体之间审美情趣、生死观念的不同,也是影响戏剧人物在观众内心中的心理形象构建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