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智库已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领域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由此逐渐发展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2013年,新华社成立智库型研究机构“晾望智库”,由此成为了中国新型传媒智库建设的开端之作。其后5年,国内各类传媒智库或与传媒关系密切的智库机构、智库产品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研究“传媒智库”的运行状况和发展路径,就有了双重的意义:一方面,它将探讨中国新型智库发展中一些共性的问题;另一方面,它又是一次对传媒智库事业样本的比较考察。我们选定南方传媒智库矩阵、江苏紫金传媒智库两家区域级的传媒智库作为调研样本。之所以这么选择,一方面是因为在目前国内传媒智库的发展路径中,上述两家智库具有代表意义:南方传媒智库矩阵代表着传媒集团向智库化转型,而紫金传媒智库则代表着传统高校智库传媒化发展:另一方面,虽然在中国智库索引(CTTI)中归类的传媒智库已经有142个,但要切实考察发展路径和运营质量,必须有运营时间、运营团队、运营产品三方面的数据,而上述两家传媒智库都有相应的积累。调研的结果显示,对比国内外一流智库的运营模式,以南方传媒智库矩阵为代表的地方党报集团智库化转型已经有了财务上的营收和思路上的创新。南方传媒智库矩阵立足于将报业集团新闻报道以外的能力迅速变现,因此在知识性服务和舆情业务上寻找发力点,这样的选择好处是能迅速形成业务流量和财务收入,缺陷在于很难自行完成有深度和前瞻性的战略报告,所谓智库的业务,多集中于事务性的服务和活动;不具备核心知识体系的建构能力,也就不具备知识服务的“护城河”,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力有限。而以紫金传媒智库这样从传统高校智库转型而来的传媒智库,则还没有完全厘清自己的定位,职业化的运营团队也没有搭建完毕,基本处在一种学者自治的阶段,整体运营“迟钝”。研究员在智库缺乏归属感和获得感,而缺乏研究员们的支持,所谓建设新型智库的想法就永远只能停留在口号上。对比两类传媒智库,他们从各自业务和基础出发,对大国新型智库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自己的探索和尝试,存在着共性的问题,也存在着个性的不足,针对独立性欠缺、职业化不足的问题,本文尝试从外围环境打造到内部管理改革两个方面提出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