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平中底是一个典型的花腰傣村寨,生计模式的变迁对中底的传统民族生态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底花腰傣通过生计模式的转变,外部的不同文化和中底傣族传统民族生态文化相遇产生了摩擦乃至碰撞。从解放后的自给自足水稻种植和政府主导大力推广甘蔗种植,到全村兴起大规模的苦瓜种植,再到如今有人带头种植香蕉和大量的外出打工,生计模式和民族生态文化互动的同时,民族生态文化承受着外部不同文化的强烈冲击。这一系列的冲击使中底傣族的日常生活方式、家庭婚姻情况、教育情况、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都有了变化。在生计模式上,中底人从原来的以耕作为主,土地主要生产水稻等粮食为主,外加甘蔗和其他多种作物的生计方式,转变成近期以苦瓜种植为主,直到现阶段以香蕉种植为主,打工为辅等其他的生计模式;在经济发展方面,中底傣族现在已经把经济收入作为导向,希冀利用当下的科学技术手段和市场经济的理念,把市场导向作为目标,民族传统的痕迹已经渐渐淡去,中底的一些村民的社会角色也开始由纯粹农民向打工者等转变;在日常居住饮食等生活方式方面,中底村努力接触到更多外部文化和逐步地向社会现代化发展,建造现代的住宅,购买现代化交通工具等方面体现这一系列变化;在精神文化方面,中底人越来越重视教育,推崇现代化教育方式,接受优质的教学资源,与传统民族文化习俗逐渐脱轨,甚至越来越远。本文是通过在中底的多次田野调查获取资料,利用民族生态学理论分析田野调查资料,并对其经行总结。本文的主旨在于探讨中底傣族生计模式转换的过程,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改革中,中底人如何在这一系列改革中作出自己的选择,人在由市场经济调节的社会和外来不同文化的撞击下怎样对自身环境和当地民族生态文化的变迁进行调试和改变。不难看出,理性化的人类在自身生活需求的有力推动下,一直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创造和改变,进而不断改变着其自身生存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从而能促使社会的文化的诸多方面处于不断变迁发展的过程之中,同时中底傣族能够顺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实现合理利用土地和资源的良好配置,达到文化和经济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