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p53、p21、Ki-67、VEGF、CXCR4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Carcinoma,BUC)中表达,探讨它们与BU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为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2010年12月连云港地区105例术后病理检查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标本蜡块,将其作为BUC组。入选的病例中,男74例,女31例,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56.3岁。膀胱癌病理分级(WHO/ISUP,2004):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64例,浸润性尿路上皮癌41例;临床分期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TNM标准分为:浅表性癌(Ta~T1)62例,浸润性癌(T2~T4b)43例。并选择同期的20例正常膀胱组织作为对照。20例正常膀胱粘膜取自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手术的标本。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5例BUC病理标本和2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p53、p21、Ki-67、VEGF、CXCR4的表达;另将105例患者中初发的69例与复发的36例BUC标本中p53、p21、Ki-67、VEGF、CXCR4的表达进行统计。将上述免疫组化结果与BU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以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并进行卡方检验,相关性比较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Spearman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test),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p53、p21、Ki-67、VEGF、CXCR4在正常膀胱粘膜中的阳性表达率极低,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粘膜(P<0.01)。2.从病理分级的角度p53、VEGF在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21、Ki-67、CXCR4在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与其在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并无明显差异(P>0.05)。3.从临床分期的角度p53、p21、Ki-67、VEGF、CXCR4在浸润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在浅表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复发病例中p53、p21、Ki-67、VEGF、CXCR4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在初发病例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对五个标记物两两比较,p53与p21、p53与Ki-67、p53与VEGF、Ki-67与VEGF以及VEGF与CXCR4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余组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53、p21、增殖相关核抗原Ki-67及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CXCR4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p53、p21、Ki-67、VEGF、CXCR4通过影响细胞周期及血管生成的相关机制,促进了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进而影响其进展与预后。p53、p21、Ki-67、VEGF、CXCR4的表达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