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中恶性程度较高的一种亚型。由于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且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技术,多数MCL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和肿瘤的耐药复发问题,MCL的五年存活率较低,所以开发高效可靠的治疗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动靶向药物转运系统是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选择合适的载体材料及发现高特异性的靶向配体是实现肿瘤主动靶向治疗的关键。金纳米颗粒(Au NPs)具备优异的物化特性、表面可修饰性和生物安全性,常用于光动力学治疗、光热治疗、成像和药物递送等。肿瘤靶向多肽是一类对肿瘤组织或细胞具有靶向选择性的低分子量多肽,在肿瘤诊疗领域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课题拟构建一种以Jeko-1细胞(套细胞淋巴瘤细胞)靶向多肽和Au NPs为基础的主动靶向系统,并对其靶向选择性和药物靶向转运能力进行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Au NPs,然后应用α-巯基-ω-羧基聚乙二醇(HS-PEG-COOH)对Au NPs表面进行羧基化改性,再利用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催化的酯化反应(EDC/NHS反应)将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标记的特异性多肽TUZG12和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偶联于Au NPs表面,制备靶向多肽修饰的载药Au NPs。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粒径分析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手段对Au NPs的表面修饰情况进行表征。将靶向多肽修饰的载药Au NPs分别与淋巴瘤细胞Jeko-1(靶细胞)、Granta-519和正常人淋巴细胞(两种阴性对照细胞)作用,利用免疫荧光鉴定上述Au NPs的靶向选择性和药物靶向转运的效果。MTT法考察靶向多肽修饰的载药Au NPs对Jeko-1的靶向细胞杀伤作用。最后利用免疫磁珠、SDS-PAGE和质谱等方法对多肽TUZG12与Jeko-1细胞特异性结合的靶分子进行了初步的分离和鉴定。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Au NPs平均粒径约为28 nm。经过一系列修饰反应后,Au NPs的平均粒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行为等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说明Au NPs表面极有可能成功修饰上了多肽和DOX。通过免疫荧光检测,靶向多肽修饰的Au NPs与Jeko-1细胞作用后存在较强的绿色荧光,而正常人淋巴细胞和Granta-519细胞则在相同条件下几乎没有检测到绿色荧光。在Jeko-1细胞中,仅有靶向多肽修饰的载药Au NPs组同时检测到明显的红色和绿色荧光,其它载药Au NPs组仅检测到微弱的红色荧光。相比于其它载药Au NPs组,靶向多肽修饰的载药Au NPs组的Jeko-1细胞的活性更低。采用SDS-PAGE对靶向多肽组与非靶向多肽组的磁珠蛋白捕获物进行了分离,差异蛋白经质谱鉴定,表明靶向多肽与Jeko-1细胞作用的靶分子可能是PYM1(Partner of Y14 and mago)。结论:本课题以AuNPs、多肽TUZG12和DOX为基础构建了Jeko-1靶向的Au NPs复合体。研究结果该Au NPs复合体对Jeko-1细胞具有较强的靶向选择性和良好的靶向细胞杀伤作用。PYM1蛋白可能是多肽TUZG12与Jeko-1细胞作用的潜在靶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