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雄《法言》思想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_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汉可以说是大一统之后第一个稳固的封建制朝代。鉴于秦法家统治思想的得失,汉代就不得不重新思考并选择更合适的统治思想。西汉的统治思想,经过了汉初的黄老之学,发展为武帝以后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道之争横贯了西汉历史发展的几乎整个过程。此过程也同时促进了儒道两家思想的融合。西汉很多思想家的思想都表现了对两家的折中和融会,《法言》的思想亦不例外。扬雄早年从学于蜀人严君平,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但从其思想的主体来看则是儒家的。他自觉的承续了先圣孔子与孟子思想的基本精神,创造性的贯彻、拓展了荀子“天人之分”的思想。对于因经学衰微而重新活跃起来的道家、神仙家、法家及其他诸子的思想,用一种理性的视角给了相对公允的剖析和评价。并在此过程中否定了谶纬经学和神学迷信的虚妄。总而言之,《法言》一书的创作可以看做是其对于整个西汉学术思想的一种自觉的反思和总结。本文主要用三个部分来体现和说明《法言》思想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第一章,广评诸子,归宗儒家。对于诸子的品评是从两个立场入手的。一种是学术性的,即“小诸子”而崇经尊儒的思想。批判名辨家,认为辩者自辩而已,辩己志以成己性并自别於诸子。另外一种是政治性的,即用“仲尼之道”治国,“正而不它”。对于法家与道家的品评则是以政治性的立场为主的。继承汉初的“礼法之争”,批判法家思想。特别是申韩之术,认为其是不仁之至。主张以礼治为根本,但不否定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这是对先秦孔孟思想的修正。对于道家则是有所取而有所不取。取於其道德观念,反对其绝灭礼学的思想。虽然品评诸子之时涉及道家思想,其实他认为道家是在诸子之上的。“援道入儒”反映了道家对于其思想的深刻影响,亦是其对于新的统治思想的积极探索。他崇经尊儒,赋予“儒”以新的内涵。并在这个基础上重新厘定了儒家经典的范围,凸显了孔孟之道。进而确立了儒家的传世之统。同时对儒家的基本思想给予了概括性的论阐。第二章,论述天人性命与内圣外王之学。他从道家的自然之天的意义和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中得到启发。把“天”还原成自然的天,“人”则从天和神的威权中解放了出来。其将“人为”提升到几乎与“天”平列的地位,重视“人为”的作用,进而否定宿命论的天命观。既然“天”已是自然的,那么生死也就是自然之道了。否定和批判了谶纬迷信及神仙方术的虚妄。化“神”为心,还原心的认识能力。在继承周人世硕的基础上,折中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提出了“善恶混”的人性新论。本文亦论述了“气”在人性论中的意义。这种动态的人性论,提高了“师道教化”在成善去恶过程中的作用。也进而推导出儒家内圣外王的“一贯”之道。内圣成德则“孔颜之乐”在其中,发而为“为政治国之道”则能成就“中和”的和谐社会理想。第三章,由《法言》引起的关于扬雄人格品质的辩论及其流传与影响。以王莽篡汉为界,窜汉以前则以规箴为主,篡汉以后迫于压力则以讽劝为主。《法言》对东汉思想的影响很大,到了唐朝人们即以与孟子相提并论,宋代对其研习更加广泛,并由此引发了对于扬雄人格品质的辩论。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关于人格同一性的研究,在西方传统哲学中具有深厚的悠久历史。早在柏拉图的名著《菲多篇》中,就有关于人格同一性和不朽问题的细致探讨。苏格拉底对于生命的持续与同一(persi
期刊
贾樟柯作为“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位置特殊,意义突显。本文将从美学的角度入手,通过对贾樟柯的《小武》、《站台》、《任逍遥》、《世界》、《三峡好人》五部艺术电影的原型
本文以内蒙古地区喇嘛教为研究对象,选择通辽科尔沁库伦地区为调查地点,用问卷、访谈和实地观察等实证研究方法系统搜集整理资料,以实现对于宗教社会功能的客观研究和论证。本文
在中国,平等观念古已有之,儒、释、道的思想中均有平等因子。《庄子》在这个问题上有着不能取代的独特领悟和深刻洞见,正如章太炎所说:“齐物者,一往平等之谈也”,《齐物论》
高密度数字磁记录器是为资源等对地观测卫星专门研制的新型记录器.它记录两路NRZ-L信号,记录码速率可达51.125Mb/s,容量不小于92Gbit.该类型记录器技术指标、质量稳定性、可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入,人的自我和谐问题开始进入学界研究的视野。一方面,人的自我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时下,“节能减排”正成为人们生活中流行的热门词汇,这也凸现出我国能源日趋紧张和环境压力日趋严峻的现实.面对“节能减排”的压力,不少企业在责任、资本、技术等多方面短缺
采用纯物质的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样品,制成含分析元素的混合标准溶液,加入内标后取标准液滴加到滤纸上进行干燥,以此为分析标样测定分析线与内标线的强度比,相对于分析元素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