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系统服务是保障人类生产发展,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土地作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载体,其利用布局和空间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产生直接影响。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土地开发利用强度逐渐增大,区域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对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构成威胁,土地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湖南省域内25个县(市、区)为研究区,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7年四期遥感影像数据,研究其土地利用覆盖,借鉴谢高地等2015年提出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定量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运用灰色关联法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土地利用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并提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升建议。主要结果如下:(1)2000-2017年间,研究区建设用地、水体呈增加态势,耕地、林地及未利用地呈减少趋势,草地面积变化不明显;变化幅度最大的用地类型为建设用地和耕地;全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较小,各县级单元土地利用程度等级基本保持稳定;参与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土地共计951.03km~2,主要转移地类为耕地和林地,主要土地利用转换类型为耕地转建设用地。(2)2000-2017年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共计提升2.29×10~8元,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2005年达到最大值4426.62×10~8元。林地和水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占比最大;水文调节和气候调节功能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贡献居于前列;格网层面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值区集中于洞庭湖区中部,次高值区为湘江、资江、沅江、澧水流域及周边区域;县域层面以沅江市、湘阴县、岳阳县、云溪区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持续下降,共减少2209.41万元/人,但下降速率有所放缓。(3)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各用地类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的关联程度显著,平均关联度排序为水体>林地>耕地>未利用地>草地。pearson相关系数显示土地利用程度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