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实施前的定性访谈评估孕期抑郁的筛查与管理项目在初级保健机构实施的可操作性,确定预研究实施方案;通过覆盖效力适应实施维持模型(RE-AIM)评估实施的覆盖度、效力和可实施性,分析机构的采纳性和可持续性,完善拓展研究的实施策略。方法实施准备:实施正式开始前对卫生服务提供者(n=6)、孕产妇(n=6)、孕产妇家人(n=7)、卫生政策制定者(n=1)、机构管理者(n=1)利用半结构式访谈提纲进行定性访谈,确定预研究实施方案;设计问卷收集孕妇一般情况包括年龄、学历、居住类别、工作状态、既往精神疾病史、家庭年总收入、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等基本人口学特征,利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估孕妇的抑郁程度;开发一套针对孕期抑郁的筛查与管理的互联网系统;组织卫生服务提供者接受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行为疗法(ICBT)专业培训。实施过程:预研究于2019年5月24日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开展,在孕早期心理门诊实施抑郁的普遍筛查,对筛查阳性的孕妇分级管理,包括为轻度抑郁孕妇提供自助治疗视频、为中重度抑郁孕妇提供线上咨询/疏导服务、为严重有自杀预警的协调临床转诊途径。数据收集及评估:实施过程中通过两次定性访谈收集资料,第一次由经验丰富的访谈主持人利用半结构式的访谈提纲对9名孕妇进行个人电话访谈;第二次组织孕妇(n=6)和孕妇家人(n=4)进行焦点小组访谈;通过互联网系统后台及医院管理系统完成孕妇人口学特征、干预情况等定量资料收集,实施的孕期随访完成后通过横断面调查完成对照组抑郁症状分布情况的收集。结合定性资料和定量数据,利用RE-AIM模型进行实施的阶段性评估。结果截止2019年12月11日,孕早期共1 157名孕妇接受了抑郁筛查,其中971(83.9%)名接受了孕中期的抑郁筛查,810(70.0%)名孕妇接受了孕晚期的抑郁筛查。阶段性评估结果显示,门诊筛查的覆盖度达到96.0%,轻度抑郁孕妇自助治疗的覆盖度为45.5%,中重度抑郁孕妇接受咨询的覆盖度为82.4%;没有时间、对视频动画有效性的不确定、自觉不需要治疗是影响ICBT覆盖度的重要原因。以未参与实施性研究的孕妇抑郁情况为对照,对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的抑郁症状进行横断面调查,χ~2检验比较实施组和对照组不同程度抑郁症状的检出率,结果显示,实施组孕早期的轻度和中重度抑郁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8,P>0.05);实施组孕中期轻度和中重度抑郁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6,P<0.01);实施组孕晚期轻度和中重度抑郁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5,P<0.01)。机构和孕妇层面实施情况:访谈结果显示门诊医生、心理咨询/疏导师均可以遵照工作手册完成实施,1 043(90.1%)名孕妇至少接受了两次抑郁筛查,738(63.8%)名孕妇持续接受了3期的抑郁筛查。门诊筛查阳性的孕妇中,204名(93.2%)遵照门诊医生的指导,下载了“妈妈好心境”应用程序(APP),轻度抑郁孕妇中观看动画视频的比例为45.5%,但大部分(78.8%)观看视频个数≤3;中重度抑郁孕妇中预约心理咨询师的比例为82.4%,但大部分(86.9%)孕妇咨询次数≤3。对动画视频的兴趣、对基于互联网咨询的信任、家人的支持是影响孕妇持续接受干预的重要因素。结论结合本研究目前的分析结果,在妇幼保健机构常规检查中增加孕期抑郁的筛查与管理具有可操作性。孕妇对于门诊筛查的接受度较高,能够高质量的完成筛查量表的自填。就整体效力而言,基于初级卫生保健系统孕期抑郁筛查与管理措施可能有效降低了孕中、晚期抑郁的发生率,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筛查和干预措施各自的有效性。实施层面,孕妇按实施计划持续接受筛查的比例尚可,但持续接受干预的比例较低,未来需要增加定性访谈人数,进一步分析影响实施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