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红石山-坡一地区位于天山造山带东段,是中亚巨型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一路一带”矿产开发的热点地区。该区构造形迹复杂,且晚古生代火山岩分布较广,镁铁-超镁铁质侵入岩十分发育,形成一系列Cu-Ni硫化物矿床。以区内红石山、坡一铜镍硫化物矿床为研究对象,在对矿床矿物学与岩相学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对典型矿床剖面进行了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与矿体原生晕结构特征的方面进行研究,主要通过数理统计学方法分析确定成矿指示特征元素以及元素的共生组合特征。同时,查明主要成矿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建立成矿元素垂向分带模式。相关性分析显示在红石山、坡一镍矿床主成矿元素Ni、Cu与Co、Bi、Ag、Au都有很强的相关性,可以作为直接指示特征元素。同时,在红石山镍矿Ni与Mn、Cr呈强相关,而在坡一镍矿则相关性很弱。同时,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也阐明了元素组合特征,至少表明了三个地质作用阶段:Ni-Cu-Bi-Ag-Au为典型元素的因子代表主成矿阶段,晚期岩浆活动中熔离作用下的高S含矿热液富集成矿。以Cr、Mn为典型元素的因子代表基性-超基性岩浆中熔离作用下的硅酸盐熔体所富含的元素。而F3、F4因子则代表成矿晚期的中低温热液活动。地表水平异常分析表明原生晕异常在地表水平分带上,Ni、Cu、Co、Cr元素异常与矿体位置重合,而Bi、Ag、Au异常则在矿体附近,另外,Sb、As、Pb、V则与矿体相距甚远。而钻孔原生晕浓度分带、钻孔原生晕垂直分带序列手段,查明了Cu-Ni硫化物矿床的原生晕分带特征:在垂直分带上,该矿床典型的前缘晕元素是Pb、V,次之Sb、As,甚至Zn,它们都是中低温的热液矿物;近矿晕以Bi、Au为主,成矿晕主要为Cu、Ni、Co,其次为Ag、Cr,尾晕主要可能以Mn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