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都市建设田园城市中实施的“198”规划意在控制城市的无边蔓延,“198”区域是指环绕中心城区的198km2的非建设用地,建成后的198区域将成为成都市的都市通风口和城市绿肺,198绿道是这一城市绿肺建设的首期示范工程。然而对于现今198绿道建设后的效用如何,是否符合人们心理及生理需求,需要构建专业的评价系统对其进行科学评价分析,以帮助人们更好完善绿道建设,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环境使用者与环境之间的各项矛盾,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本次课题研究旨在通过对成都市现有示范绿道的实地调查和计算机辅助分析,构建绿道定性、定量分析的理论体系及评价模型,综合客观反映出绿道在交通、景观、服务及安全等方面是否符合人们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城市中绿道系统的综合使用效率如何,人们对绿道提升生活品质的满意度等。由于绿道在行为可达性方面的研究较多,因此,本次研究课题主要通过构建心理可达性的评价体系,评价绿道在心理方而的可达性好坏,同时以行为可达性为辅助分析,得出绿道在心理及行为两方面的可达性好坏,以此希望能对成都绿道的建设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促进绿道规划更加完善,更加人性化。通过相关定性、定量的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绿道的交通可达性较差,目前绿道的功能仅作为区域性绿道为广大市民提供服务,并未完全融入人们的口常休闲生活,到达绿道具有较多不便因素;(2)在被调查者心中,对绿道景观、安全、服务及公共基础设施4个方面的心理期望度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景观环境建设>安全系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质量提升,而现实满意度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景观环境>服务质量>基础设施>安全系统。(3)绿道在安全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现实状况与人们心理期望与偏好的契合度不高,而景观建设及服务质量方而的契合度较高:(4)本次评价所构建的评价体系运用于人们城市绿地系统的需求性评价及城市绿地建设合理性评价体系中是完全可行的,能够有效的表达出绿道的实际交通可达性水平及人们的心理需求期望值与现实的契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