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肾肿瘤的可行性探讨及手术体会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jse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与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在复杂性肾肿瘤手术中围手术期结果,探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并总结手术体会。方法:收集自2010年1月至2015年9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收治入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复杂性肾肿瘤患者(R.E.N.A.L评分均≥7分,其中包括肾门部肿瘤2例,中央型肾肿瘤4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按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组52例(LPN组,n=52),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手术组38例(OPN组,n=38)。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病情分级)、术前资料(包括:影像学肿瘤大小,左/右侧,R.E.N.A.L评分,术前血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术中资料(包括:手术时间,肾蒂阻断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资料(包括:肿瘤大小,病理,手术切缘情况,术后血肌酐及GFR,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超声及CT复查结果)。结果:1.腹腔镜组与开放手术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病情分级)各组数据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术前资料(包括:影像学肿瘤大小,左/右侧R.E.N.A.L评分,术前血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各组数据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术中资料LPN组与OPN组比较:手术时间(135.6±49.8min VS.123.5±34.2 min,p>0.05),肾蒂阻断时间(29.3±5.2 min VS.20.3±4.1 min,P<0.05),术中失血量160.7±84.5 ml VS.232.8±125.4 ml(P<0.01)。4.术后资料LPN组与OPN组比较:肿瘤大小(3.1±1.5cm VS.3.4±1.9cm,P<0.05);手术切缘阳性0例;术后血肌酐及GFR变化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围手术期并发症分别为10(19.2%)例及7(18.4%)例,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进食时间(52.8±23.2h vs 78.8±25.6,P<0.001)腹腔镜组早于开放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5.4±2.4 d vs12.3±5.8 d,P<0.001)腹腔镜组少于开放手术组。5.全部病例随访6-36个月,超声、CT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肿瘤复发、转移以及肾功能不全等证据。结论:针对复杂性肾肿瘤,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效果确切,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肠道恢复快等优点。虽腹腔镜手术肾蒂阻断时间相对长于开放手术,但两组患者术后血肌酐及GFR变化率未见统计学异,因此,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是治疗复杂性肾肿瘤的安全、有效术式。
其他文献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脑卒中后会遗留多种功能障碍,其中以运动功能障碍最为多见,极大地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因此脑卒
目的:研究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stromallymphopoietin,TSLP)在人角膜上皮组织及体外培养的人角膜上皮细胞(humancornealepithelialcells,HCECs)中的表达,并研究其诱导
第一部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目的①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为探讨血脑屏障在缺血再灌注后(middle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