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部民族地区具有“少”(少数民族地区)、“边”(边疆地区)、“弱”(生态脆弱地区)、“穷”(物质贫困地区)的特点,该地区的贫困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并越来越严峻。其贫困表现在当地人物质生活条件恶劣方面,也反映在思想观念的落后等精神生活方面。西部民族地区的反贫困成为了当今关乎我国是否能全面实现小康水平、是否能顺利完成邓小平“三步走”计划最后一步的关键。 关于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的研究很多,有从金融扶贫方面的论述也有从产业扶贫方面的研究,本文是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研究西部民族地区的反贫困问题。笔者之所以基于人力资源的视角,是认为影响一个区域贫困与否的原因有很多,而根本原因是其内因。所以要真正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的反贫困就应该从内因即当地人口素质的开发和提高上着手,在根本上赋予当地劳动力反贫困的能力,从内在改变其贫困的现状。 本文从一般出发先探讨了贫困的相关概念,提出了和本文研究相关的物质贫困、精神贫困,收入贫困、能力贫困,政策性贫困、社会排斥性贫困,以及外在贫困和内在贫困等贫困概念,介绍了马尔萨斯贫困理论、收入贫困理论、缪尔达尔贫困理论以及可行能力贫困理论,这是本文研究的理论根基。然后描述了西部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数量巨大、分布广泛以及贫困程度深的现状,并从自然环境、基础设施、产业状况、宗教文化和人口素质这五个方面分析了该地区一直以来贫困的原因,总结出人口素质的落后才是西部民族地区贫困的根本、内在因素。紧接着论述了开发人口素质—身体素质和智力素质即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反贫困的关系,得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经济增长密切关联,能够积累社会财富,和经济增长良性互动,从而能够使西部民族地区成功实现反贫困。 人力资源开发式反贫困和社会救济模式反贫困的区别是,人力资源开发式反贫困是主动的,而社会救济模式是被动的,前者开发了人力资本,后者仅仅是物质救济;人力资源开发式反贫困不同于产业开发模式和以工代赈模式反贫困的真正区别在于开发对象不再是物而是人,只有人力资源得到了有效开发,产业才能发展起来,只有自己能“造血”、能致富了才能真正反贫困,靠“输血”和救济只能缓解一时贫困;人力资源开发式反贫困与教育模式反贫困的不同在于,人力资源开发中不仅仅是教育,其开发智力素质,也开发身体素质,而身体素质才是基础,教育模式反贫困应该是人力资源开发式反贫困的举措之一,后者包含前者。 在西部民族地区,人口的数量十分丰富,由高出生率带来的高自然增长率使该地区拥有庞大的人口数量资源,然而在如此庞大的人数中,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却不多,西部民族地区由于贫困以及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不认同导致文盲率高、失学率高,形成了人力资源数量上供过于求、质量上供不应求的局面。从产业分布分析,截至2012年仍然有82%的人在从事农牧业,而真正能够吸纳劳动力带动经济发展的第三产业却吸收不到7%的当地人口,供求分布极不均衡。所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迫在眉睫。 人力资源的质量包括智力素质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学校教育和“雨露计划”旨在提高智力素质,加强推进新农村合作制度是提高身体素质的措施。在学校教育方面,考虑到“自己不愿意上学”和“经济困难”是占失学因素的首要两位,所以措施应该从这两份面着手。加大教材对适龄上学儿童的吸引力,而不是一刀切采用全国统一教材,在拥有自己民族语言、文字的地域采用双语教程,在宗教文化浓厚的地域让宗教文化和学校学习相结合,让少数民族文化和学校教育接轨,让孩子自愿上学,觉得上学有意义。针对“经济困难”应该给上学寄宿的儿童更大力度的补贴,让贫困家庭觉得上学不再是负担。在职业教育上,应该让学校教育和就业结合的更紧更密切,让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毕业后能立马找到工作、立马上手。“雨露计划”是针对贫困人口的成人技术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为了吸引贫困人口积极参与,“雨露计划”不仅免费培训还给参与者一定的参与培训生活补助。提高身体素质主要是通过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减少报销繁琐程序、提高报销比例、加强村医从业能力、增加村卫生室可以让新农合在贫困地区更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