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助黄汤治疗经期延长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期望在经期延长的治疗上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资料和方法自2017年01月~2018年01月期间选择70例在我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符合诊断的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助黄汤)与对照组(黄体酮胶丸),每组各35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BBT高温相持续时间及移行时间、血清P(孕酮)值及子宫内膜厚度等的改变。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主要症状积分、次要症状积分、BBT高温持续时间及移行期天数、血清P值、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齐同可比性。治疗后: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痊愈11例,显效14例,有效5例),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痊愈6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痊愈11例,显效19例,有效3例),对照组71.43%(痊愈6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总积分、中医主要症状积分、中医次要症状积分方面,治疗组疗效均优于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BBT高温持续时间及移行期天数、血清P值、子宫内膜厚度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在减少BBT高温持续及移行期天数、降低血清P值、减少子宫内膜厚度方面均有明显效果,且不相上下。复发率方面,治疗组为13.33%,对照组71.43%,说明对照组更容易复发(P<0.05)。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为5.71%,对照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治疗组较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说明治疗组安全性优于对照组。结论助黄汤治疗经期延长脾肾阳虚证(黄体萎缩不全型)疗效显著。且助黄汤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中医证候总积分、中医主要症状积分、中医次要症状积分疗效明显优于黄体酮胶丸。在减少BBT高温持续及移行期天数、降低血清P值、减少子宫内膜厚度方面疗效一致。助黄汤在治疗经期延长脾肾阳虚证(黄体萎缩不全型)患者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少、复发率低,是一种值得推广和研究的治疗方法。